科技是未來三至五年投資主題
安信基金的定位是‘價值投資踐行者’。不過,相較之前,現在安信基金更強調步伐穩健。
未來3至5年,科技股是最重要的投資主線之一,一些優秀的科技股很有可能成為未來的核心資産。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中小型公募發展艱難是個不爭的事實,基金行業真正的後起之秀寥寥無幾,成立於2011年底的安信基金正是中小型基金突圍的典範。數據顯示,安信基金成立8年來,行業排名從最初70位左右提升到40多名,股票、債券等多領域都創造出優異業績。
“投資能力是立司之本。”安信基金總經理劉入領反覆強調,持續深耕價值投資、始終堅守主動管理業務,是安信基金一以貫之的核心思想。他説,成立8年來,安信基金有時會根據行業發展、市場變遷、競爭格局變化做一些差異化佈局,而堅守價值投資、立足主動管理的核心理念從未改變。
劉入領表示,著眼于當前,安信基金更強調穩健,未來將堅持客戶導向,著力打造好純業績驅動業務、絕對收益産品、機構定制類業務,以及Smart Beta産品。他尤其提及Smart Beta産品,公司未來將立足主動管理能力繼續佈局此類業務。
【公司】
穩中求進 主動管理為先
中國基金報記者:2011年底安信基金成立時行業排名70位左右,目前排在40多名,一批基金業績領先。在目前情況下,您認為公司應該走怎麼樣的發展道路?
劉入領:安信基金的定位是“價值投資踐行者”。不過,相較之前,現在安信基金更強調步伐穩健。這一方面是基於宏觀環境變化所做出的判斷,尤其是在金融去杠桿的大背景下,金融企業的風險防範越發重要;另一方面,隨著安信基金的規模增長,公司産品數量以及投研團隊體系已經相對成熟,自然而然更追求穩健。
因此,安信基金步伐更強調“穩”。在投資上,這兩年不僅對債券池持續優化,堅持用內部評級對債券進行排查與相應減持,還從股權質押比例、商譽資産佔比等維度對股票池進行風險篩查,對風險較高的股票堅決清出。更重要的是,公司對於基金經理的考核也更加偏向長期化,從2018年開始實行三年滾動考核制度。
根植于主動管理去創新
中國基金報記者:安信基金以主動管理見長,公司也與中證指數獨家定制了中證深圳科技創新主題指數,能否談談您對創新的看法?
劉入領:安信基金一直將公司資源全部投入到主動管理能力建設領域中,整體上對創新非常審慎,數量上不求多而求精,節奏上寧願慢半拍也要看明白再做,路徑上立足主動管理能力做創新,自下而上地去發現創新機會。
公司定制深圳科技創新主題指數並計劃佈局相關的指數基金産品,就是根植于主動管理能力。背後還有一個故事,2017年,我們的一位投資經理構建了一個由40隻深圳科技股構成的投資組合,平時基本不做調整,在2017年前三季度凈值上漲了40%,這個業績即使放在全行業股票基金中排名都很靠前。此事給我們啟發很大,它意味著深圳科技板塊整體在崛起,這是我們進行相關設計的最初緣起。
深耕價值投資
中國基金報記者:安信基金的價值投資正在深耕實踐,您能否談談如何堅持價值投資?
劉入領:安信基金的投研團隊都奉行價值投資理念,並採用自下而上為主的選股方法。在此基礎上,尊重每一位投資人員的自身風格,允許多元化發展。團隊內部不但包含了深度價值的挖掘者,也有偏成長型的選手,更有對週期有深刻理解的人員。
這樣可以確保在任何市場風格中安信基金都有産品可以脫穎而出,也能更好地適應各種不同類型持有人的需求。與此同時,這種方法也起著分散風險的作用,避免了公司産品抱團于某一風格或者少數行業甚至少數股票上。
在投研體系建設方面,安信基金一直秉持研究創造價值、研究品質優先的原則,不斷壯大投研隊伍,夯實投研能力。目前安信基金整體投研人員超過80名,所有重點上市公司都有長期跟蹤、了解透徹的研究人員。
【思路】
深圳+科技機遇巨大
中國基金報記者:安信基金與中證指數公司獨家定制了一隻中證深圳科技創新主題指數,這個設想能否具體談談?
劉入領:安信基金獨家定制的中證深圳科技創新主題指數由安信基金與中證指數公司合力打造,專注于捕捉深圳市高科技行業的投資機會,它有三個關鍵詞:“投資深圳”“聚焦科技企業”“看重研發驅動”。
“投資深圳”是看好深圳的營商環境、産業基礎以及民營企業受到的尊重與呵護。安信基金過去8年紮根深圳,不斷發展壯大,對此感觸頗深。
“聚焦科技企業”是看好科技領域未來前景,深圳科技企業的競爭優勢、研發實力、專利數量、人才隊伍都十分突出。深圳作為“中國矽谷”“創新之都”“科研高地”的形象越來越深入人心。
“看重研發驅動”是把研發經費投入作為識別一家企業“高科技含量”的主要標準,我們認為,研發經費投入是科技企業發展後勁的最主要保證。
未來3至5年,科技股是最重要的投資主線之一,一些優秀的科技股很有可能成為未來的核心資産。基於這種判斷,早在2017年底安信基金便開始構思深圳科技主題投資概念,2018年2月正式提出産品議案,隨後開始與中證指數公司合作開發深圳科技創新指數,在2019年1月份正式發佈這一指數。該指數發佈以來,表現十分亮眼,收益率和夏普比率均處領先位置。
四大類指標篩選
中國基金報記者:這一指數看重研發費用投入,您能具體説明一下嗎?
劉入領:指數編制方法分三步:首先鎖定科技行業,從中信72個三級行業中挑選出21個科技股集中的行業;第二選出深圳本地公司,形成深圳本地科技股的樣本範圍;第三是通過研發類指標、估值類指標、成長類指標、品質類指標給樣本範圍內的所有股票綜合打分排序,篩選出最終的成份股。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們把研發費用投入創造性地運用於估值類指標和成長類指標上。比如,成長指標方面,除了考慮傳統的收入利潤增長以外,也重點考察公司的研發支出的增長速度。估值指標方面,研發投入能産生公司利潤,因此通過研發費用還原科技公司的扣非凈利潤,從而還原公司真實估值水準。這些設計使研發費用投入在選股指標中的影響力大幅上升,粗略估計超過60%。
另外,我們有意地把這個指數設計為成份股橫跨滬、港、深三個交易所的科技類指數,市場關注的騰訊、比亞迪電子和金蝶國際也在指數中出現過或正在指數中,目的是更全面地把握深圳本地高科技企業的投資機會。
【戰略】
重點打造四類業務
中國基金報記者:能否談談安信基金未來業務戰略重點?
劉入領:目前安信基金將業務分為四個板塊:
第一類是純粹靠投資業績驅動的業務板塊,即追求阿爾法的産品,這是安信基金的立身之本。
第二類是絕對收益産品板塊。這類産品追求穩定收益和較小的業績回撤。它採用“固收+”策略和“風險預算”理念,並根據客戶真實需求進一步細化,根據預期收益率的高低、期限長短的不同、利率/信用偏好的不同等指標,分類精準打造出8~10種産品系列。如安信穩健增值混合基金,就是一款絕對收益策略産品,在全行業約3000隻靈活配置型基金中它是唯一一隻連續17個季度獲得正收益的産品,因此獲得市場追捧。
第三類是機構定制類産品。這一領域市場空間也較大,核心是提高收益的確定性,根據客戶需要做好每一隻産品。
第四類業務是Smart Beta産品。通俗地講,這是一種把選股規則固定化、透明化的指數産品,它明顯有別於傳統寬基指數産品的地方是其靈活性,即它不必按市值加權,可以方便地把一種投資理念轉化成指數産品。我們認為, Smart Beta基金未來會蓬勃發展。這為安信基金等主動管理能力突出的基金公司介入指數基金領域提供了空間和路徑。安信基金目前儲備了多款Smart Beta指數基金,都是立足主動管理能力的産品。
滿足不同投資者需要
中國基金報記者:這四類業務孰輕孰重?
劉入領:客戶需要的産品就是好産品,這四類業務均能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沒有誰輕誰重之分。
絕對收益産品的最大發展空間是在個人客戶上。目前銀行理財産品凈值化趨勢明顯,個人投資者在尋求銀行理財産品和傳統信託産品的替代品,對絕對收益産品的市場需求非常龐大。要做好這類産品,除了有高超的投資技巧,還需要依靠長期一以貫之的正確理念和投資紀律,不能為了追求一時的業績而置産品于過高的風險之下。
市場上永遠都會有一批積極進取的客戶,他們是業績驅動型産品的“鐵粉”。要滿足這類客戶的需求,基金公司必須有一批能獲得阿爾法收益、排名靠前的産品。
Smart Beta指數基金的最大好處在於管理費用較低、選股規則透明,對那些認可選股規則、對費率比較敏感的客戶來説,是極佳的投資工具。
機構客戶總會有一些自己的特殊需求,需要通過定制産品和服務來加以滿足。
【行業】
立足本源 應對挑戰
中國基金報記者:外資入華與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設立,被認為是眼前對於國內公募基金的兩大挑戰,您如何看這兩大挑戰?
劉入領:銀行理財子公司和基金公司有望形成錯位競爭、彼此合作的格局,前者對後者的影響主要是在固定收益領域,起碼在初期如此。
外資入華進程加速,這是行業值得關注的趨勢。外資機構都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本身具有全球資産配置的優勢,會吸引相應需求的機構資金,包括高凈值人群等。外資進入國內市場,也會帶來完備的規範體系,使得整體市場運轉也會更加理性成熟,這對行業整體長期發展具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對於安信基金來説,最重要的還是專心做好自己的事情,立足主動管理,堅持價值投資,爭取給客戶帶來長期穩健的投資收益。
分類監管能改善行業結構
中國基金報記者:基金行業發展呈現“頭部化”趨勢,監管層也在推分類監管,您如何看這些問題?
劉入領:目前基金行業頭部化趨勢非常明顯。當一個增量市場變成存量市場之後,所有行業都會經歷頭部化過程。過去兩年很多行業都出現這一現象,基金行業也不例外。
從目前監管層態度來看,公募基金分類監管是大勢所趨。分類監管會更綜合地考量基金公司實力,基金規模可能僅佔其中一部分權重,而管理規範程度、投資業績好壞、市場影響力高低以及是否專注于主動管理等均有可能納入考量,這對行業發展總體上是有利的。安信基金一直立足於主動管理,強調合規運作,在分類監管政策下應該能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
金融科技提高研究及交易效率
中國基金報記者:目前不少行業龍頭公司加大對AI等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您如何看待金融科技在基金行業中的作用?
劉入領:金融科技能提高研究和交易的效率,在研究領域和投資領域都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也確實引起了整個行業的關注並加大投入。不過,從證券市場的性質和投資的本質出發判斷,AI只能是一種輔助工具,可以用來提高效率,但無法代替人腦的決策,AI不可能主導二級市場的主動管理業務。當然,效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可能會引發革命性變化,比如未來有可能替代40%或60%的研究員工作量,有AI工具支撐的投資團隊和沒有AI支撐的投資團隊相比,會擁有明顯的優勢。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