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蘋果造車夢碎。十年間,新能源汽車改變著傳統造車的玩法,一眾造車新貴與傳統車企涌入。此間,蘋果汽車雖反覆“難産”,但恐怕各造車玩家均推演過如何迎接蘋果造車“産房傳喜訊”的時刻。最終,蘋果造車,黃了。2月28日,有消息稱,蘋果公司已決定取消進行十多年的電動車項目轉攻AI。消息一齣,引來眾多車企與科技圈大佬圍觀,“震驚”“惋惜”“理解”……知難而退,似乎是蘋果作出的最正確選擇。但實際上,不只“點煙致敬”的馬斯克,蘋果不造車,大家都松了口氣。
圍觀
2月28日,有消息稱,蘋果公司已經決定取消進行十多年的電動車項目。據悉,造車項目組中的許多員工將被調到由蘋果機器學習和AI部門,轉向生成式人工智慧項目,至於團隊裏的幾百名硬體和汽車工程師,則有機會申請其他項目組的工作,同時也有被裁員的可能。
十年投入,燒光百億美元,蘋果放棄造車消息傳出後,引來眾多車企圍觀,首當其衝的便是曾到府商討收購特斯拉,但被蘋果CEO蒂姆·庫克拒之門外的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平臺上,馬斯克送出“致敬”和“點煙”兩個表情。而國內車企掌門人們也相繼表態。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發文稱:非常震驚!此後,“雷布斯”更不忘為小米SU7再來波宣傳,“小米SU7支援Carplay,後排屏也支援挂接iPad。蘋果退出造車後,蘋果用戶選購智慧電動車,小米SU7肯定是最好的選擇”。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和深藍汽車CEO鄧承浩表示惋惜。何小鵬表示:“去年還討論過,新進入者會在2024年內全部出牌,但除了蘋果。2024年後的十年會進入淘汰賽和全明星賽,但沒有想到蘋果在2024年出了這樣的牌。”鄧承浩則發文稱:“造一台可以跑的電車容易,造一台好電車難,造一台消費者拍手稱好的好電車更難。”
不過,對於蘋果“不造車,投AI”做法,不少車企大佬也出手點讚。
理想汽車CEO李想也發文點評稱:“蘋果放棄造車,選擇聚焦人工智慧是絕對正確的戰略選擇,時間點也合適。戰略層面,新業務能聚焦一個,就決不做兩個,知難而上大概率不是好戰略。”集度CEO、極越CEO夏一平也表示:“專注AI一定是最正確的選擇!人工智慧才是科技界的終局之戰的決定性戰役!”
據了解,蘋果的造車歷史可追溯至2014年啟動的“泰坦計劃”,隨後其重金從谷歌、賓士、特斯拉等公司挖角並組建一支擁有矽谷+汽車産業基因的核心團隊。隨著蘋果提速進入汽車行業,外界普遍認為蘋果的進入將顛覆汽車行業的傳統玩法。在外界看來,上述車企掌門人對於蘋果放棄造車表示“理解”背後與市場壓力不無關係。
相較十年前,如今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已至白熱化。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亞當·喬納斯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全球電動汽車的發展勢頭正在減弱,市場供應已經超過需求。”此外,何小鵬在開年內部信中則表示,今年是中國汽車品牌進入“血海”競爭的第一年,也就是淘汰賽的第一年。
此外,部分造車新玩家的日子並不好過。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中,除特斯拉、比亞迪、理想外,其餘新能源車企依舊處於虧損狀態。同時,國內造車新勢力如威馬、高合等相繼“爆雷”,美國造車新勢力Lucid與Rivian則至今未能在銷量上形成規模化。競爭壓力下,作為傳統車企巨頭的梅賽德斯-賓士也在權衡銷量、利潤、競爭力後宣佈,推遲到2030年實現全電動化的計劃。
頂層入口
蘋果放棄造車消息曝出後,資本市場同樣投出“贊成票”。截至2月27日美股收盤,蘋果美股報價182.63美元,漲幅0.81%,市值為2.82萬億美元。不過,在外界看來,蘋果選擇放棄造車能夠獲得資本市場認可,不僅因為及時止損,更來自將重押AI。
去年,以大模型為代表的AI技術快速爆發,給智慧交通、智慧汽車的場景應用、服務體驗、生態融合帶來新可能,同時也在改變著各行業。對此,李想直言:“人工智慧會成為所有設備、服務、應用、交易的最頂層入口,蘋果的必爭之戰。”
事實上,隨著智慧化駕駛和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工智慧等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也成為決戰下半場的關鍵。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數字化與智慧製造工作委員會專家組組長唐湘民表示:“汽車製造過程環節多、鏈條長、生態廣,具有豐富的業務場景、多樣的數據種類和大規模的數據體量,是人工智慧大數據發揮自身優勢的廣闊天地。對於汽車企業,抓住大模型快速成長髮展機遇,將成為接下來技術發展的關鍵。”
對於AI將如何影響汽車行業走向,吉利CEO淦家閱認為,“沒有AI的汽車只是出行工具,有AI的才是智慧夥伴”。李想則表示:“做成汽車大獲成功,蘋果會增加2萬億美元市值,但是汽車大獲成功的必要條件仍然是人工智慧。”
不過,相較于車企,科技企業在AI領域擁有先天優勢。此前,華為一再表示“不造車,而是幫助車企造更好的車”,切入點便為智慧化。憑藉自身科技企業優勢,為車企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看蘋果放棄從製造端入手與車企沒有形成直接競爭關係,汽車行業少了一條“鲇魚”。然而,汽車最終會變成AI的載體之一,蘋果直接在頂層加碼,欲掌握未來汽車發展的核心。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