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1057億元,其中,文化新業態特徵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1263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9%。這些數據反映了文化産業向“新”而行,産業發展勢頭強勁,正在成為經濟增長新動能、新引擎。
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高級統計師張鵬表示,當前,文化産品供給不斷豐富,文化消費潛力持續釋放,文化企業發展呈現穩中有進良好態勢,文化服務業實現較快增長,文化領域各行業大類實現全面增長,文化新業態行業持續發揮帶動效應。
文化與科技融合,推動文化新業態加速發展。網際網路文化娛樂平臺、智慧可穿戴設備、數字出版等行業企業利潤實現較快增長,成為文化産業中最富活躍度和成長性的力量之一。沉浸式演出、虛擬導遊、數字藏品等文化新産品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增強了人們的文化獲得感,為受眾帶來全新文化體驗。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祁述裕表示,虛擬現實極大提升了文化的表現力,人工智慧促進了文化體驗的交互性,5G連接起海量的文化數據資源,大數據實現文化內容的圖譜化和可視化,物聯網使文化場景更具感知力。文化新業態深刻改變著文化的生産、傳播和消費方式,推動著文化産業的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
文化新業態蓬勃發展得益於各地政府多措並舉推動文化領域的數字技術應用加速迭代。例如,全國第一批“5G+智慧旅遊”應用試點覆蓋21個省(區、市),涉及5G智慧劇場、5G智慧郵輪、5G+AR夜景秀、文化遺産5G監測保護等項目。一系列産業創新支援舉措協同發力,使文化産業發展呈現繁榮向好態勢。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錚説,推動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要進一步促進文化與科技領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合作,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創新路徑。
文化與旅遊融合,文化新業態彰顯活力。過去一年,研學遊、非遺遊、博物館遊等文化主題遊如火如荼;一部劇帶火一座城、一家書店激活鄉村旅遊、一場演唱會引發當地消費熱潮的案例屢見不鮮,文化內容融入旅遊産業鏈各環節,實現旅遊業態創新發展。
景德鎮陶文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子力認為,文旅産品只有和優質內容相結合,才能産生持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優質內容是文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積極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為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