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據國家移民管理局消息,即日起,國家移民管理局在中國沿海省份全面實施外國旅遊團乘坐郵輪入境免簽政策。
郵輪旅遊被譽為“海上黃金産業”,對於旅遊資源豐富、腹地廣闊的母港城市具有極強的經濟帶動作用。“全面實施外國旅遊團乘坐郵輪入境免簽政策,是加快推動我國郵輪經濟發展的重要實踐,是推進我國制度型開放的重要舉措,進一步體現了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決心和態度。”國家移民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打造“新引擎”
根據此政策,乘坐郵輪並經由境內旅行社組織接待的外國旅遊團(2人及以上),可從天津、遼寧大連、上海、江蘇連雲港、浙江溫州和舟山、福建廈門、山東青島、廣東廣州和深圳、廣西北海、海南海口和三亞等13個城市的郵輪口岸免辦簽證整團入境停留不超過15天。旅遊團須隨同一郵輪前往下一港,直至本次郵輪出境,活動範圍為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北京市。
為支援郵輪旅遊發展,同步將大連、連雲港、溫州、舟山、廣州、深圳、北海等地的7個郵輪口岸新增為中國過境免簽政策適用口岸,方便符合中國過境免簽政策條件的外籍旅客乘坐郵輪過境。
同時,國家移民管理局圍繞便利國際郵輪旅客通關、船員登陸以及郵輪製造維修、綜合服務保障、新業態發展等方面,一併配套推出支援促進郵輪産業發展若干措施,進一步提高郵輪出入境便利化水準,助力提升郵輪運營服務質效,促進郵輪旅遊新業態高品質發展。
2023年9月份,交通運輸部全面恢復了進出我國境內郵輪港口的國際郵輪運輸,為中國帶來大量入境遊客。
例如,今年2月份至4月份,德國途易郵輪公司陸續組織1萬名遊客來華旅遊;4月26日,載著來自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余名國際遊客的“海洋光譜號”回歸上海母港。這也創下了開港以來,國際遊客單船入境中國旅遊的最高人數紀錄。
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祝振宇表示,截至5月15日,已有21艘國際郵輪在我國境內 港口開展運營。首艘國産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也于2024年元旦順利投入運營,郵輪運輸市場發展旺盛,預計2024年我國郵輪旅客運輸量將穩步恢復、持續提升。
“近年來,中國郵輪産業發展迅速,我國當前已經擁有完整的郵輪産業鏈,實現從船舶建造、碼頭建設、港口服務、郵輪運營及郵輪旅遊等全鏈路的産業閉環。”同程研究院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全面實施外國旅遊團乘坐郵輪入境免簽政策,將為郵輪經濟和郵輪産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援,打造高品質發展新引擎。
利好上下游
事實上,隨著航線逐步恢復、入境便利化措施全面落地以及互免簽證國家數量的顯著增多,入境遊復蘇的步伐正在明顯加快。
在一個郵輪航次停靠的1天至2天內,將帶來數千名遊客前往港口城市旅遊。多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均表示,大力推動郵輪經濟和郵輪産業發展,將進一步帶動上下游産業鏈,促進旅遊産業、文化産業、服務業、製造業融合發展,旅遊團乘坐郵輪入境免簽對深度融入國際郵輪市場體系、豐富入境旅遊形態有重要意義。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字生活分析師陳禮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一政策對交通、住宿、餐飲、購物等旅遊産業鏈相關公司提供更多商業機會,還將帶來相關的港口服務、港口補給、船舶維修等一系列産業需求。建議擁有郵輪母港的城市加強行銷,特別是在郵輪靠港後的落地服務和相關配套服務上,以提供更加完善、優質的旅遊體驗。
“郵輪業務在中青旅旅遊業務中佔有一定的比重。”中青旅首席品牌官徐曉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際郵輪免簽入境,在旅遊産業發達的國家是較為成熟的做法。我國推出這一政策,不僅將促進郵輪産業的蓬勃發展,更增強了我們向境外客戶推介中國郵輪港口和入境旅遊市場的信心。預計從今年暑期到明年,將大大推動入境旅遊市場的發展。”
旅遊行業分析師張致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陸路、空路之外,郵輪為沿海城市的入境旅遊發展創造增量空間,擴大了入境遊流量輸入的窗口。在暑期旅遊旺季到來前,相關企業應當利用好海外行銷渠道,做好“郵輪旅遊+入境旅遊”的行銷推廣工作。
上海樂船資訊科技有限公司CEO劉建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郵輪旅遊正日益成為一種綜合性的旅遊産品和生活方式,涵蓋傳統旅遊元素,還融合了康養等多元主題。當前,我們正通過郵輪串聯起海上絲綢之路共建國家,結合當地美食、文化與中國歷史事件,進行整體行銷與宣傳。郵輪旅遊為遊客提供了一種新穎、便捷的旅行方式。”
“對於旅遊相關企業來説,下一步需要加大在郵輪資源採購和市場行銷方面的佈局。資源採購意味著需要與境外合作夥伴進行更多合作,預計中國郵輪市場將出現大量的整船包船或類似業務,這對旅遊企業的行銷、代理和分銷管理工作將帶來更大的挑戰。”徐曉磊分析稱。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