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金秋時節,在北京世和園召開的首屆可持續發展論壇進入了當天的“焦點時刻”: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微笑著走上臺,與阿里巴巴、三峽集團、愛立信、施耐德電氣等15家中外企業的負責人共同展開了一幅“可持續的畫卷”,向全世界發佈了“可持續發展企業行動倡議”。彼時,站在最中央的潘剛,剛結束一場主題演講,在演講中他提出“作為大企業更要有大擔當,用行動助力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這一觀點也被納入到隨後發佈的“世和園倡議”中,成為當時全球媒體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半年後,當伊利公佈2019年年報時,一連串亮眼的數據成為了潘剛這一觀點的最佳注腳: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902.23億元,同比增13.41%,凈利潤70億元,同比增7.73%%,連續六年創亞洲乳業第一,營收連續超百億級增長,展現出絕對領先的規模優勢和持續穩健的增長能力。
時移世易,但潘剛對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從未動搖。當前全球疫情不斷蔓延,正考驗著一個組織的管理智慧是否經得起風浪。“無論面對怎樣的挑戰,我們承擔全球責任的決心從未改變,我們對可持續發展的追求從未改變,我們追逐健康的夢想從未改變。”在與2019年年報同時發佈的《伊利2019可持續發展報告》中,潘剛再次強調了這個觀點。在他的引領下,伊利正致力於以全球化的思想力,夯實可持續發展的格局根基;以可持續的管理力,保障自身的持續穩健經營;以可持續的協同力,攜手夥伴共建全球健康生態圈。“相信通過我們的不斷探索和努力,一定能實現‘滋養生命活力,讓世界共用健康’,這也是我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凝聚全球共識 發揮可持續領導力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經説過,“管理者,就是把事情做得正確的人。企業家,就是做正確事情的人。”在潘剛看來,“可持續發展”就是那件“正確的事”。而要把這件“正確的事”做好,就必須要凝聚共識。2007年,潘剛在首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首次提出了“綠色領導力”理念,主張中國企業應當追求“綠色生産、綠色消費、綠色發展”三位一體,這一模式代表的不僅是環保理念,更是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2009年,潘剛把這一理念升級為伊利的“綠色産業鏈戰略”,用行動向世人證明可持續發展對企業的價值。十多年來,從大力建設推廣有機農場,到每年採用數億可降解包材,再到連續實施全面碳排查……伊利堅持用行動踐行可持續發展,實現了這一戰略向整個行業的全面延伸。
2017年,4月4日,伊利召開了一場關於“可持續”的重要討論。在會上,潘剛説:“伊利的産業鏈條很長,一頭關係著幾百萬奶農的利益,一頭關係著十幾億消費者的營養健康,這中間還要帶動廣大産業鏈合作夥伴的共同發展。所以,伊利始終堅持‘厚度優於速度’的理念,在創造商業價值的同時,積極創造社會價值。”
2019年4月,在潘剛的推動下,全球乳業産業鏈上的龍頭企業在中國成立了行業內首個可持續發展供應鏈全球網路(“WISH網路”,共同研發健康産品、倡導可持續消費、推廣健康生活方式,將營養與健康的關愛送往最貧困的地區,承諾並積極行動守護生物多樣性之美,攜手各利益相關方,匯聚可持續發展動力,將可持續發展貫穿到整個産業鏈,發揮協同優勢推進行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一直以來,潘剛始終相信,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凝聚全球共識,共商健康議題、共建健康生態、共用健康成果,充分發揮可持續領導力,讓可持續發展真正成為所有企業的“正確的事”。
激發內生動力 提升可持續發展力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董事呂建中博士曾這樣評價伊利:“如今,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已經成為伊利所有員工的‘深刻自覺’。在伊利,可持續發展是一件真實的事情,是一件每人、每天、每崗、每份原料、每道工序、每件産品都在做的實實在在的事情。”
在潘剛看來,企業要更好地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做一個“長跑者”,而伊利更要做一個“領跑者”。要在行業內真正做一個持續的領跑者,就必須在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基礎上持續不斷地提升,以品質為信條,不斷激發內生動力。
一直以來,潘剛最看重的就是品質。他曾多次表示,應對當前全球經濟領域的機遇與挑戰,企業首先要以品質為信條,打造“品質企業”。潘剛在實踐中總結出了“伊利即品質”的企業信條,並把它放在企業願景之上。視品質如生命,是潘剛的“初心”,也是伊利不斷走向成功的關鍵。
2016年3月,美國斯坦福大學商學院30多名MBA師生參觀伊利集團新工業園區時,發出陣陣驚嘆:“It's amazing !”(太了不起了)。而這僅僅是國際上對伊利品質多次“驚嘆”中的一次。曾幾何時,伊利在國外同行中有了“標準苛刻”的口碑。因為伊利要對所有國內外供應商都要進行品牌優選,而後才能達成合作。有一部分乳品原料需要通過供應商特別加工定制才能滿足伊利的標準需求。伊利不僅對原料品質控制指標要求多,並且對每項指標設定了極為嚴格的限量值。
“這太苛刻了!”一家外國供應商拿到這份標準,忍不住喊出聲來。因為在紐西蘭、美國等國家,對原料奶根本沒有這麼嚴格的標準。但伊利的全球標準是不容改變的,因為在這裡,品質就是生命。
如今正處於充滿易變性、不確定性、複雜性、模糊性的“烏卡時代”,對企業適應環境的動態應對能力和發展韌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在潘剛眼中,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對可持續發展的追求不能變。唯有堅守品質信條、激活內生動力,才能讓可持續發展在企業落地生根。
引領全産業鏈 推進可持續協同力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潘剛認為,“大企業要有大擔當”,在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要加強合作,全産業鏈合作夥伴同軌並進協同發展,才能凝聚發展共識、創新合作模式、建設美好未來,用行動助力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伊利作為乳業龍頭企業,橫跨食品産業全産業鏈,上游連結數百萬農牧民,下游對接十幾億消費者。但是一直以來,農牧民在生産中普遍面臨奶牛養殖的技術門檻高,農牧民的養殖水準和牧場管理能力較弱的問題。
這個難題引起了潘剛的思考。為此,他要求伊利的技術人員深入農牧業上游,不僅為農牧民提供現場指導和技術服務,還成立了“奶牛學校”和“牛二代訓練營”,為他們提供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培訓。一位農牧民介紹,當地奶農一看到伊利的工作人員,都特別興奮,爭先恐後地趕來,就為聽一堂培訓課。在實踐中,伊利放棄了生硬的填鴨式培訓,更多的是請來國內外知名專家當導師,手把手地教農牧民如何提升養殖技術和管理能力。除此之外,伊利還根據農牧民的個體特點,為他們量身定制技術、管理、財務等全方位的培訓計劃。
從2014年至今,伊利累計在全國組織了800多場牧場管理專項培訓和專題講座,培訓農牧民近20000人次,讓那些在外界看起來“根本不會養殖”的新一代牧場管理員,順利接過了奶牛養殖的接力棒。
伊利在提升自身實力的基礎上,不斷發揮著行業龍頭的引領帶動作用,用真誠的態度和開放的胸襟,調動和分享各自的資源,匯聚各方持續動力,實現全産業鏈的可持續發展。
2020年,全球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深度調整。但潘剛表示,“伊利將迎難攻堅、築新致遠,繼續發揮全球品牌優勢、資源優勢、創新優勢、渠道優勢,致力於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健康食品提供者,匯聚全球産業鏈、合作夥伴、員工等各方力量,以可持續動力,攜手各方共建‘全球健康生態圈’,實現讓世界共用健康的夢想。”乘風破浪于全球健康産業大海的伊利,在打造“全球健康生態圈”理念的引領下,將繼續以“可持續發展”為舵,駛向千億之巔,向著“全球乳業第一,健康食品五強”的未來加速前進。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