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我國世界遺産總數增至59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式現代化的這些特徵有了面向世界的最新注腳。
申遺成功不是終點,而是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産保護傳承利用工作的新契機。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相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幾個關鍵詞蘊含其中。
第一個關鍵詞是“保護”。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為我們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國信史向上推進了約1000年”“武夷山有著無與倫比的生態人文資源,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最重要的還是保護好”……文化和自然遺産是文化之興、自然之美的重要載體,蘊含著一個民族從哪來、向何處去的精神密碼。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建立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工作協調機構,建立文化遺産保護督察制度,推動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和統一監管。
這些年,總書記前往歷史文化古跡、自然遺産地調研,始終心繫文化和自然遺産保護工作。這次,總書記要求,進一步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産的整體性、系統性保護,切實提高遺産保護能力和水準,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
第二個關鍵詞是“利用”。
保護,讓文化和自然遺産“在那裏”;而讓它們“到心裏”,使其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需要高水準地“傳承、利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持續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産傳承、利用工作。
北京西城,泰安裏保護利用煥發新生機;江蘇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裏裸眼3D體驗項目帶來運河文化全新生命力;江西景德鎮,陶陽裏歷史文化街區引入非遺傳承人向遊客展示獨特的手工制瓷技藝……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文化遺産通過傳承利用,正在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求。
“利用”凝聚著創造力量,彰顯著民族精神。中華文明突出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於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
位於江蘇蘇州古城東北隅的平江歷史文化街區,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2023年7月,總書記來到這裡考察時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代相傳,表現出的韌性、耐心、定力,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第三個關鍵詞是“交流”。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優秀傳統文化,自古就有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文化胸懷,中華文明歷來讚賞不同文明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千百年來留下的文化瑰寶、自然珍寶,是中華文明的金色名片,也是文明交流的橋梁。
2023年9月28日在會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時,總書記提出,中國願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展更緊密合作,不斷提高遺産保護能力和水準,促進各種文明交流互鑒、包容合作,助力世界和平,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次,總書記再指方向:“要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産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用實際行動為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今年5月,習近平主席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中法雙方簽署的合作協議中就包括《中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法國文化遺産科學基金會關於木質遺存與土遺址保護科學研究之合作協議書》;不久前,中國與宏都拉斯相關部門間簽署關於促進文化遺産領域交流與合作的協議。這是兩國建交以來,首次簽署文化遺産領域合作協議……
加強合作交流,中國一直在踐行。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