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與川渝政府合作三年曬出成績單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3-08-30 09:28:25 編輯:李柯佑

■川渝2.1萬家企業發佈崗位141萬個

■養老、失業保險關係無障礙轉移接續互轉8.5萬人次

■開展“百萬人才興重慶”系列活動近200場,全年引進人才1.2萬人

■43項川渝人社“跨省通辦”便民惠企,互辦業務103.5萬件

今年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川渝兩地人民政府簽署《部省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戰略合作協議》(以下簡稱“合作協議”)的第三個年頭。8月29日,深化川渝人社合作部省市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召開。會議總結了部省市合作協議簽署以來工作進展情況,“曬”出三方合作成績單,並就下一步推動川渝人社事業高品質發展“劃重點”。

合作協議簽署以來,人社部為川渝兩地人社領域發展提供哪些支援?取得哪些成效?川渝兩地未來又將如何攜手共進?

構建川渝高品質就業體系

2.1萬家企業線上發佈崗位141萬個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協議明確的6個方面97項具體任務中,63項任務全面完成,一系列創新舉措初見成效。

具體來講,在構建川渝高品質就業體系方面,川渝兩地簽署《建設高品質充分就業先行區協議》,建成省(市)級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區583個。“川渝合作·職等您來”線上招聘專區為川渝2.1萬家企業發佈崗位141萬個;共建應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庫,交換實名制資訊20.7萬條;共同建立創業培訓講師師資庫、農民工數據庫、勞動保障監察專家庫,共同認定6名“川渝高級創業導師”,“金牌勞動關係協調員”隊伍擴容至400名。

此外,聚焦企業用工需求和重點群體就業創業,開展“就在山城”網路直播招人招才公共服務163場,“創業西部留·在雙城”吸引400個創新項目參賽。

深化社會保障一體化發展

川渝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全面實現“無紙辦”

在深化社會保障一體化發展方面,兩地在全國首推養老保險關係轉移資金定期結算,辦理時限壓縮2/3以上;養老、失業保險關係無障礙轉移接續互轉8.5萬人次,養老、工傷領待資格就地認23.3萬人次;協同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重慶市已開立個人賬戶202萬人。

在推進社保經辦數字化轉型上,上線全省(市)統一的社保資訊系統,構建多渠道的社保公共服務體系,川渝首個跨省域共建社銀一體化網點在川渝高竹新區建成投用,川渝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全面實現“無紙辦”。

打造人才集聚流通新高地

兩地累計培育數字技能人才8.5萬人

在引才方面,川渝籍海外人才數據庫上線試運作;聯合發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急需緊缺人才目錄》,創新發佈境外人才參加專技類職業資格考試目錄40項;2023年開展“百萬人才興重慶”系列活動近200場,全年引進人才1.2萬人。

用才方面,依託首個成渝鄉村振興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全年選派百團千名專家服務基層;全面上線“新重慶人才服務卡”與“天府英才卡”6項互認共用服務;打造“智匯巴蜀”“才興川渝”人力資源服務特色品牌,聯合舉辦西部HR能力大賽、首屆卓越工程師大賽、“巴蜀工匠”杯鄉村振興技能大賽等活動。

育才方面,重慶市千名高層次科研人員頂崗培養兩批選派392人,川渝雙向互派科研人員105人;累計聯合招收培養博士後37人;加快建設“智慧+技能”數字技能人才培養試驗區,建成“巴蜀工匠”協同培養融合區2個,累計培育數字技能人才8.5萬人。

公共服務便捷高效

43項川渝人社“跨省通辦”便民惠企

據了解,為讓公共服務更加便捷高效,川渝兩地推出4批次43項川渝人社“跨省通辦”便民惠企,互辦業務103.5萬件,聯合打造社保卡通辦服務網點3178個,實現申領、激活、挂失等10個事項全業務通辦,川渝兩地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1.25億人。

此外,雙方建立了川渝人社數據交換平臺,實現兩地批量數據共用。據統計,截至目前,企業養老保險參保數據、待遇領取數據累計批量交換1.4億條,為雙方大數據應用提供了數據要素支撐。

重慶市人力社保局黨組書記、局長黎勇表示,重慶將深入實施川渝人社“十大專項行動”,建好成渝雙核、毗鄰地區等合作對接平臺;做靚“智匯巴蜀”“才興川渝”“巴蜀工匠”等特色品牌,做強2023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等活動賽事,做優成渝地區專家團服務基層等項目,推動兩地人力資源高效互動;協同推進社保卡“一卡通”立法及多領域應用,推出更多“川渝通辦”“一件事一次辦”,共同打造人社區域協作高水準樣板。(本報記者 黃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