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九龍坡:依託車載便民法庭 創新開展普法宣傳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3-09 15:19:36 編輯:珍珍

“這個移動代表委員聯絡站,是啥意思?”“有啥子用?”近日,在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華潤二十四城小區的廣場上,停放了一輛車身顯示有“移動代表委員聯絡站”的警車,引來不少群眾駐足議論。

原來,這是九龍坡區法院依託“車載便民法庭”,讓“代表委員聯絡站”動起來了,變“常駐”為“流動”,為入駐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依法履職提供更便捷的渠道。

據悉,這也是該院“移動”代表委員聯絡站首秀,此次活動,邀請了全國人大代表殷其龍,市人大代表伍成莉、孟小林,市政協委員李友根人大代表,依託“移動”代表委員聯絡站到該小區監督見證巡迴審理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開展普法宣傳活動,攜手聽民意、解民困、分民憂,借助一“車”,實現“審案+普法+監督”三個目的。

image.png

巡迴庭審

一起沒有合同的買賣糾紛案

張某經營一家石業公司,因石材原材料缺貨,從2017年開始,陸續從鄭某經營的石材廠進貨,雙方未簽訂書面買賣合同,一開始,交易模式為當場結賬,一來二往熟悉後,交易模式發展為挂賬。

近兩年,受疫情影響,張某公司經營困難,拖欠了部分貨款,經鄭某催收,張某出具了一張《欠條》,載明欠付鄭某貨款13萬餘元,承諾會分期給付,但在支付7萬元後,剩餘貨款遲遲未予履行。

多次討要無果後,鄭某起訴到區法院,請求判令張某公司支付石材貨款共計6萬餘元。

受理案件後,承辦法官張雪研判認為,受疫情影響,被告公司資金週轉困難,故未能及時履行約定,然而,雙方存在長期合作關係,如果一判了之,不僅會增加當事人訴累,對修復受損的合作關係、助力雙方健康發展,也毫無意義。換言之,調解結案,或是最好的解紛方式。

鋻於此,張雪法官制定了“調解優先、調判結合、當判則判”的審理思路,“在市場交易和經濟往來中,有人因合同意識淡薄,靠著私人感情在合作,産生糾紛後往往很難維權。”考慮到該類案件易發多發,經當事人同意,張雪法官決定到人流密集的區域巡迴審理該案,並邀請代表委員一道,開展“以案説法”活動。

“受疫情影響,這兩年做生意不容易,何況你們有長期合作關係,希望能互諒互讓,妥善化解糾紛。”庭審中,張雪法官從情理法角度做雙方思想工作,引導雙方換位思考、互諒互讓。經過耐心調解,雙方自願達成協定,原告同意被告分期履行給付義務,在代表委員見證下,被告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當場向原告支付了部分貨款,至此,案件得以圓滿辦結。

拿到首筆欠付貨款後,原告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好快啊,從立案到現在,才二十來天,你們效率真高,謝謝你們。”同時,被告也向法官表達了感謝之情:“這兩年,做生意很不容易,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感謝法院主持調解,我們的糾紛解決了,情分也保住了,我很滿意。”

法治宣傳

解答群眾的法律困惑

庭審結束後,張雪法官向旁聽群眾開展了以案釋法,勉勵大家要學法用法守法,增強合同意識、風險意識和維權意識,全力減少交易風險,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法官,想諮詢你一個問題,方便不?”“阿姨,您請説。”有在場群眾找到了張雪法官,紛紛諮詢起物業糾紛、民間借貸、婚姻繼承等方面的法律問題。

針對大家提出的譬如房子還沒入住是否要交物業費、物業不準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該怎麼維權等問題,張雪法官結合身邊的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予以解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結合本職工作,就大家提出的問題,以及鄰里矛盾、物業糾紛、婚戀糾紛等化解發表了看法,並積極聽取群眾對做好工作的意見建議,得到在場群眾的一致好評。

監督見證

代表委員如是説

首次隨“移動”代表委員聯絡站履職後,應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分別發表了看法。

全國人大代表殷其龍表示,區法院依託“車載便民法庭”,所有抓好巡迴審判、普法宣傳、代表委員聯絡等工作,形式很創新,效果也很好,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他很樂意入駐區法院“移動”代表委員聯絡站,走到人民群眾身邊,廣泛聽民意、匯民智、聚民力,讓全過程人民民主在群眾身邊落地見效。

市人大代表伍成莉説,把代表委員聯絡與“車載便民法庭”結合起來,打造“移動”代表委員聯絡站,這項工作很有特色,很接地氣,不僅密切了代表委員與人民群眾的聯繫,還豐富了代表委員監督法院工作的渠道,完全切實可行。

市人大代表孟小林認為,代表委員聯絡站“動了”,服務群眾的措施也就隨之“活了”。“移動”代表委員聯絡站,是法院踐行司法便民利民理念,打通司法服務“最後一公里”的實招硬招,這與代表委員為人民的宗旨是高度契合的。

市政協委員李友根表示,依託“移動”代表委員聯絡站,法院幹警攜手代表委員,主動來到群眾身邊,以更接地氣、更受歡迎的方式,創新做好巡迴審判、普法宣傳、聯繫群眾、傾聽民意等工作,真正把服務工作做到了群眾“心坎上”,值得大力推廣。(冉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