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團力量”助推重慶高品質發展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3-03-03 10:23:02 編輯:李柯佑

中國國際智慧産業博覽會永久落戶重慶、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如火如荼……

五年來,十三屆全國人大重慶代表團緊密圍繞推動重慶高品質發展,提出13件全團建議。這些全團建議在推動重慶高品質發展上發揮了怎樣的作用?近日,重慶日報記者對此作了回訪和梳理。

2018年:

智博會永久落戶重慶

【全團建議】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重慶代表團提交了兩件全團建議,分別為關於支援重慶建設全國大數據智慧化發展和應用示範基地、關於支援重慶設立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的建議,建議國家儘快編制相關規劃,制定落實配套政策。

【推進情況】5G、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積體電路、智慧工業機器人産業、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等智慧化産業……大美山城,處處涌動數字經濟活力。

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智慧産業博覽會在渝舉辦,並永久落戶重慶。在其助推下,一大批大數據智慧化項目落地重慶。4年來,重慶累計集聚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産業企業1704家,數字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長16%。借助智博會平臺,重慶加快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步伐,高品質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2019年:

西部陸海新通道暢聯世界

【全團建議】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重慶代表團提交了關於將“陸海新通道”明確為國家戰略性項目的全團建議。

【推進情況】2019年6月,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交通運輸部、海關總署、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負責人到重慶實地調研,就重慶代表團全團建議的辦理工作,向在渝全國人大代表彙報情況,並當面聽取部分代表的意見和建議。

兩個月後,國家發改委發佈《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西部陸海新通道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2021年8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十四五”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品質建設實施方案》,特別強調重慶要持續發揮通道運營組織中心作用。

數據顯示,2022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新開通線路78條,創造通道運營5年來的新高。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集裝箱14.8萬標箱,同比增長32%,貨值約251億元。

2020年: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重慶力量

【全團建議】2020年5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重慶代表團提交了兩件全團建議,分別為關於支援重慶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議、關於支援重慶創建長江經濟帶三峽庫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示範區的建議。

【推進情況】2021年3月1日,長江保護法正式施行。其第三條明確要求:長江流域經濟社會發展,應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這距重慶代表團提出全團建議不到一年。

國家發改委給重慶代表團全團建議的答覆函顯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重慶、湖北分別編制三峽地區綠色發展實施方案,明確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産業體系構建、城鄉人口轉移等方面的舉措。2020年6月,《重慶市三峽地區綠色發展實施方案》正式印發。

2020年7月,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工作座談會明確提出,將以“生態+”的理念謀劃發展、“+生態”的思路發展産業,實現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2021年:

加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全團建議】2021年全國兩會,重慶代表團提出了加大對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支援力度、支援建設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支援設立重慶金融法院等3件全團建議,並聯合四川代表團提出關於加強長江上游航運能力建設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的建議。

【推進情況】2022年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設立成渝金融法院的決定》獲通過。7個月後,全國首個跨省域管轄的法院——成渝金融法院正式揭牌。

2022年,重慶陸續發佈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等文件,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西部(重慶)科學城。同時,成都市也出臺了全面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構建高品質現代産業體系的決定等文件,培育和推進科技創新的制度設計不斷完善。

2022年:

支援加快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

【全團建議】2022年全國兩會,重慶代表團提交了支援加快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儘快決策啟動三峽水運新通道建設、支援重慶高水準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等3件全團建議,並與四川代表團一起提交了關於加快推進川渝能源保障一體化建設的建議。

【推進情況】西部(重慶)科學城以推動高能級科創平臺建設為主抓手,堅持“五位一體”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目前已建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30余個,引進“兩院”院士等戰略科技人才11人、“金鳳凰”人才125人,其核心區已累計引育省部級以上創新平臺327個。

國家能源局在去年上半年已牽頭成立川渝特高壓、疆電入渝工程工作專班,加速推進跨省電力通道前期工作。(王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