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沙坪壩:“志願紅”成沙磁大地亮麗風景線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0-24 15:50:42 編輯:珍珍

無論是鄉村振興還是疫情防控、無論是城市更新還是便民服務,從田間地頭到街巷小區、從扶貧幫困到照看孤寡老人,紅岩志願者的那一抹“志願紅”始終遍佈重慶市沙坪壩區的各個角落,融入在居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廣大青年志願者們發揚紅岩精神,點亮沙區紅岩文化傳承之光,每一次志願服務都猶如一束“微光”,匯聚成精神“火炬”,照亮困境中前行的人們,溫暖每一顆善良的心。

目前,全區紅岩志願者總數已達30.1萬人,各類紅岩志願服務隊伍共計3298個,總服務時長1221.1萬小時。志願者招募、註冊、培訓等活動常態開展,群眾需求常態收集,服務項目常態實施,轄區初步形成“有時間做志願者,有問題找志願者”的良好氛圍。

雙重志願身份 

踐行雙重擔當

來自沙坪壩區團區委的黃飛龍不只是一名西部計劃志願者,還是一名青年紅岩志願者。談及自己的“雙重志願者”身份,他感到頗為自豪。對於主動解鎖“雙重志願者”身份的原因,他説道:“在了解紅岩文化和其精神內涵的時候,我受到了莫大的震撼和觸動,每當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的時候,我都會想起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無數仁人志士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才鋪就了今天的復興之路,我認為紅岩精神和志願精神一樣,都是教人永遠堅持信仰,勇於奉獻,而西部志願者和紅岩志願者的‘雙重志願者’身份,可以讓我為廣大群眾再多做點事情。”

據黃飛龍介紹,最令他難忘的一次志願服務活動還是在今年。當時,沙坪壩區東部實行全域靜默管理,城市生活按下了“暫停鍵”,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沙坪壩區各級黨組織聞令而動,組織有序,迅速化身“大白”與“小藍”堅守在抗疫一線,黃飛龍正是其中的一員。

接到志願者招募令的時候,已是淩晨,但當時的他想都沒想便戴好口罩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他説:“‘雙重志願者’的身份不容許我多遲疑哪怕一秒,青年人的熱血就應當燃燒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在充當防疫志願者期間,黃飛龍連日奔走在各個社區樓宇、核酸檢測點,“白+黑”連軸轉,一遍一遍地參與掃樓排查、流調、核酸檢測、人員轉運,保證24小時待命,隨叫隨到。有時候還在睡夢中,一聽到手機響就會立馬驚醒,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紅岩精神”。對於這些辛苦的付出,黃飛龍卻並不要求任何回報,他説:“居民們的肯定和支援就是最好的回報。”

目前,黃飛龍的工作主要是負責中小學校的共青團和少先隊工作,未來,他將會進一步引導廣大青少年積極踐行紅岩精神,參與到志願服務活動當中去,讓更多青少年在志願服務活動當中不斷收穫,不斷成長。

小小紅岩志願

爭當時代好青年

“可能在家長和老師的眼中,我們還是沒長大孩子,但我想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00後’也能獨當一面、扛起重擔。”談及加入青年紅岩志願者隊伍的原因,來自名校聯中2025級12班的宋正航説出了這樣一番話,辭藻並不華麗,但十分情真意切。

每逢週末和節假日,宋正航都會在老師、家長的帶領下走上街頭,投身於他最熱愛的志願服務事業中去。12歲的他小小的身體裏似乎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在他的影響之下,越來越多和他年紀相倣的同學加入到了青年紅岩志願者的隊伍,成為了小小志願者,和宋正航一同舉著文明宣導牌、拿著文明倡議書在大街小巷勇敢地與市民群眾互動,宣傳環保知識。宋正航説:“在向別人宣傳的過程中,我自己也學到了不少知識,並且還鍛鍊了自己的膽識,聽到叔叔阿姨們一聲聲的稱讚和感謝,我的內心也得到了莫大的滿足。”

據宋正航介紹,他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已加入到了青年紅岩志願者的隊伍中去,每次參加環保知識宣傳活動,都要走上許多的路,但他並不覺得辛苦,每次都是滿心期待、全力以赴。那時的他還比較靦腆,與陌生人互動時總會磕磕絆絆,但在一次次鼓起勇氣與陌生人接觸之後,他對自己的信心都會多上幾分,長此以往,他也逐漸學會了如何向陌生人介紹自己和如何流暢地表達自己想説的話。明白了只要認真對待每件事並堅持不懈,終會有所獲得的道理。對於小小紅岩志願者這個身份,他表示:“紅岩志願者不僅僅是一個名字,一種身份,更是一份榮譽、一份責任,我不僅是紅岩精神的踐行者,更是傳承紅岩文化的一名小小‘代言人’。”

宋正航説,作為一名小小紅岩志願者,在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的過程中他的環保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通過了解紅色歷史與革命先烈事跡,他的愛國情懷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未來,他將繼續以身作則,引導更多青少年參與到志願服務活動中來,更進一步發自內心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了解紅岩文化的精神及其內涵,讓紅岩文化得以在他們這一代的身上得到更進一步的傳承,讓紅岩精神得以更好地延續。(吳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