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渝農業 協作前行 120多個山東特色農業品種在重慶開花結果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2-10-14 09:57:26 編輯:珍珍

山東滕州市的馬鈴薯,跨越山海被引進到豐都後,讓豐都的馬鈴薯産量提高了好幾倍;山東汶上縣的蘆花雞,“飛”進萬州後飼養規模達到了120萬隻,年産值1.2億元……

10月13日,市鄉村振興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山東充分發揮農業大省優勢,積極探索為重慶輸出山東本土特色種養業,截至目前已向重慶14個協作區縣輸入農林、畜禽、水産種類24大類120多個品種,推動新一輪魯渝東西部協作多點開花。

農林作物

山東引進品種助重慶農戶增産增收

10月13日,豐都縣武平鎮新和場村,脫貧戶王文柯正忙著整地、清園,為明年的馬鈴薯栽種做準備。王文柯今年種植了10余畝馬鈴薯,畝産達到3000多公斤,收入了5萬餘元。

“以前可掙不到這麼多。”王文柯説,過去種植的老品種馬鈴薯畝産才1000多公斤,自從種上了山東滕州引進的脫毒馬鈴薯種薯後,“産量倍增,收入也倍增”。

“馬鈴薯自身帶有的病毒會通過種薯傳到下一代。”豐都縣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豐都過去是將上一年收穫的馬鈴薯作為次年的種薯使用,導致病毒代代傳,産量逐年降低。

2018年,山東棗莊市借助魯渝東西部扶貧協作平臺,由其下轄的滕州市向豐都提供了15噸分離出不含病毒的脫毒馬鈴薯種薯。

經過幾年的試種推廣,豐都在全縣拓展種植馬鈴薯1.8萬餘畝,畝産約3000公斤,單産為當地原有品種的2.4倍,畝均增收近3000元,帶動王文柯在內的近6萬農戶增産增收。

據悉,除豐都外,山東德州市協助秀山縣引進“希森6號”馬鈴薯種,帶動秀山1600余名脫貧人口每人平均增收近2000元;淄博市幫助石柱縣創新高海拔條件下天麻種植技術,延伸了石柱縣高山天麻種植産業鏈條。

畜禽水産

山東特色品種“飛”入巴渝農家小院和池塘

10月12日一早,萬州區龍駒鎮梧桐村脫貧戶張定美就在自家院裏忙開了:隨著一瓢瓢飼料揮撒而下,數百隻蘆花雞從雞架上飛落,圍住他搶食。

“它們可是我家的‘金鳳凰’。去年我賣出了2000多只蘆花雞,收入20多萬元。”張定美樂得合不攏嘴。

龍駒鎮山林坡地多、平地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産業發展。但這樣的地形地貌卻比較適合發展林下養殖,於是在2018年,借助魯渝協作平臺,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蘆花雞從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飛”進了梧桐村。

引進汶上蘆花雞的第一年,梧桐村飼養的6000余只蘆花雞上市,收入60多萬元,村集體首次實現了分紅。

龍駒鎮趁熱打鐵,繼續擴大蘆花雞養殖規模,調動農戶參與養殖的積極性。幾年下來,萬州以龍駒鎮為原點,帶動了區內10多個鄉鎮養殖蘆花雞。如今,萬州區蘆花雞飼養規模達到了120萬隻,年産值1.2億元。

蘆花雞並不“孤單”,濟寧的微山湖“四鼻”鯉魚、東營的黃河口大閘蟹……一大批山東特色畜禽水産品種,“飛”入越來越多的巴渝農家小院和池塘。

破題解難

山東專家為重慶農業技術攻關

記者還了解到,山東還向重慶輸出技術人才團隊、科研院所等,為重慶農林畜禽水産發展注入科研力量。

例如,威海市選派13名農業技術專家,協助雲陽縣成立“威海農業專業技術人才鳳鳴現代農業産業園技術指導服務組”,在引進試種威海脫毒甘薯苗的基礎上,推廣甘薯深翻低壟雙行平栽技術等相關技術,指導建成面積2000余畝的甘薯等新品種核心示範區。

為提高重慶果蔬品質,棗莊、濟南、濰坊等地還協調當地科研院所,為重慶破解農業技術難題。

其中,棗莊市為豐都縣實驗栽培62個果樹品種和18個蔬菜新優品種,試種成功後將填補豐都落葉果樹種植品種的空白;濰坊市協助開州區對蘿蔔、蘆筍、韭菜等5大類25個蔬菜品種進行研究種植,解決了部分山東蔬菜品種在重慶本土化種植難題。

市鄉村振興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重慶將進一步擴大從山東引進的優質農作物品種的種植規模,在山東的技術指導支援下對重慶部分農作物種植進行技術改良,並引進更多的山東優質農作物品種以及畜禽水産特色品種,助力脫貧地區産業發展。(蘇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