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璧山青杠街道推進“河長制” 繪就生態畫卷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8-01 15:50:41 編輯:李柯佑

夏日時節,漫步在重慶市璧山區青杠雲居體育公園,璧南河畔,兩岸錦繡,俯拾皆景。公園內,三五成群的市民悠閒地享受愜意時光……如今的青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迷人景象隨處可見,這也是該街道認真落實“河長制”的成果體現。

近年來,璧山區青杠街道圍繞“水質提升、環境改善、景觀美化”的總體思路,按照“生態景觀化,景觀生態化”的“兩化”路徑,創新“社會力量護河法”“河岸整治保護法”“區域污染治理法”的“履職三法”,在堅持河流河床河岸一體化保護、源頭末端系統性整治和促進環境保護與民生福祉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聚焦“全員力量護河法”“頭雁”帶頭幹“群雁”齊跟上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

作為青杠街道總河長,巡河已經成為青杠街道黨工委書記陳健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僅每週堅持巡河三次,還時常開展調研,緊盯問題整改,更是探索建立了“全員力量護河法”,帶動群眾一起護河、愛河。

“護河僅靠黨工委、辦事處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激發群眾活力,用好社會力量。”為了激發“群雁”積極性,青杠街道整合各方力量、壓實各類主體責任:推行“分片包乾”制,任命各科室主任、轄區有河流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作為區域內河流的河長,分片包乾落實巡河、護河、治河的責任,實行月度、年度考核,對履職不合格的河長取消評優評先資格和扣發年終績效;實施“黨建引領”,選擇黨員擔任“民間河長”,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開展組織巡河護河工作;推行“積分”制,對主動巡河護河的村民,實行加分考核,最後得分可領取禮品和兌換心願;成立服務隊伍,組建巡河志願者服務隊、河流垃圾清漂隊,定期開展巡河等志願服務活動,全覆蓋清理河面上漂流的垃圾。

全街道落實河長23人,民間河長13人,河流清污1000余次,開展志願服務活動200多場次,300余村民獲得積分獎勵,全街道46.8公里的河流全面全程納入監管,街道上下形成“共護共治共管”的良好局面。

聚合“河岸整治保護法”生態景觀化景觀生態化

日前,筆者在青杠街道大森村看到,一片面積30余畝的生態濕地裏栽種著睡蓮、水芭蕉、旱傘草等多種水生植物,不僅凈化了水質,也成為了一處鄉村好風景。

這只是該街道通過生態濕地建設打造美麗鄉村的一個縮影。“通過水岸共治,大量建設生態濕地,清澈的水流入河庫改善了區域水環境。”青杠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

河流污染嚴重的河段,河岸環境也更差,“破窗效應”較為明顯。近年來,該街道認真領悟中央和市級河長制精神,創新推出一套“河岸整治保護法”,既美了環境,也清了河水。

按照“生態景觀化,景觀生態化”的路徑,青杠街道率先在璧山區推進濕地建設,在河岸栽種既能固土地,又起綠化、美化作用的美人蕉、草皮等花草;在河床邊淺水裏,栽種菖蒲、鳶尾等20余種水生植物,吸污並美化環境;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清理河岸垃圾,整治環境衛生;對河岸進行合理規劃和景觀設計,修建石板路、中式亭閣、陽光沙灘,打造環境優美的生態濕地公園。

“環境好不好,要老百姓説了算。”目前,璧山區青杠街道已建成430畝生態濕地,改善了河流水質,避免了因河岸污染所導致的河流二度污染,原本環境較差的河岸蛻變成了環境優美的生態濕地公園,成了群眾休閒散步的好去處,對這一舉措大家都讚不絕口,深感重新變好的河水河岸來之不易,更加自覺維護好、保護好現有環境,形成了良性迴圈。

聚力“區域污染治理法”源頭管控嚴末端治理好

山清水秀,是鄉村本應有的美景。

“河美水清,才能換來山清水秀。”青杠街道河長辦工作人員認為,在加快生態振興中,首要的是要把鄉村的河流和水治理好,還鄉村河水清清的美景。

其實,治河並非只是治理河流,而是得從源頭上進行治理,是一項綜合性工程。鄉村的人居環境,土壤污染,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都是河流和水的重要污染源。如果這些污染源不堵住,實現河水清清就是一句空話。

“治病要治本,刨樹要刨根。”青杠街道河長辦工作人員始終聚力於發現污染河流的源頭,在走訪調研中發現污染源主要來自河兩岸的規模畜禽養殖糞水、工業污染、農作物種植中化肥、農藥的過度施用等。但是阻斷污染源成為最令河長辦工作人員頭痛的問題,抱著必須祛除“病根”的決心,河長辦工作人員不厭其煩地走進企業、下村調研、現場走訪,終於探索創新出“河內吸污,河外截污,面源減污,區域除污”的“區域污染治理法”。

河內吸污,即通過在河床栽種能夠凈化水質的水生植物,利用植物吸污,還包括在河岸栽種能夠固定水土的花草植物,防止雨水沖刷導致污泥對水質的污染。

河外截污,即通過對河兩岸的工業污染、畜禽養殖、生活污水等污染源實行“截流”,切斷污染路徑。

“截污一定要敢啃硬骨頭。”街道轄區內的某公司作為重點排污企業,亂排亂放屢教不改,街道負責人就帶頭蹲守一週,抓其“把柄”以儆效尤,並現場督導100余家重點涉水企業修建排水設施以及污水管網建設,他的親歷親為讓企業無話可説,直接阻斷重點污染源。同時,採取“疏堵結合”的方式,依法對養殖場進行了關停和雨污分流;修建污水處理廠(站)集中處理城鎮和企業排污;修建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處理農村生活污水,全部達標後再予以排放。

面源減污,主要是指減少農作物種植、山坪塘等養魚造成的污染。在面源污染的治理中,青杠街道探索出較為有效的方法:一是對農作物施用化肥、農藥進行減量,對地裏丟棄的農膜進行全面清理;二是對蔬菜基地等化肥施用量較多的成片區域,建設生態濕地實現水質凈化。三是對區域內所有的山坪塘均依法解除承包合同,對肥水養魚全面禁止,實行清水養魚。同時,對山坪塘和養魚池內的水質進行治理。

區域除污,即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契機,清理污染源、治理污水。青杠街道一起對河兩岸院壩邊、竹林下多年堆積的存量垃圾,進行了全面清運。對農村居民的生活垃圾,進行集中收運處理,並在村裏組建專職清掃隊,清掃公共區域的垃圾,清理田間地頭的薄膜。對農民集中居住區的生活污水,修建污水處理站進行集中處置。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青杠街道拓寬了河長制的內涵,把巡河、護河、治河的職責延伸到了流域的綜合治理中,璧山區青杠街道轄區內3座水庫、78口山坪塘、16個養魚池以及璧南河斷面70%時間穩定三類水質,7條一級支流水質可達到三類標準,部分長年保持在二類水質,一個個濕地公園鳥語花香、綠意盎然,生態建設、河流治污都取得了較好成績。(李勤、曾清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