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橋梁和助手 凝心聚力結碩果——重慶市工商聯(總商會)5年工作巡禮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2-05-25 13:44:23 編輯:李柯佑

全市民營經濟增加值從9832.6億元增長至16628.56億元,年均增長7.3%,佔GDP比重由50.5%提升至59.6%;平均每年新增民營市場主體21萬戶,年均增長8.6%;稅收貢獻佔比由48.3%提升至58.2%。

過去5年,重慶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這是重慶市工商聯(總商會)和全市民營經濟人士、民營企業共同努力的成果。

作為黨和政府聯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梁和紐帶、政府管理和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助推民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部門,過去5年,重慶市工商聯(總商會)第五屆執委會緊緊圍繞全市工作大局,聚焦“兩個健康”工作主題,堅持政治建會、團結立會、服務興會、改革強會,為促進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高素質成長作出了積極貢獻,圓滿完成了重慶市工商聯第五次代表大會確定的目標任務。

加強政治引領

幫助民營經濟人士持續健康成長

民營經濟人士能否持續健康成長,直接關係到民營經濟能否健康發展。過去5年,重慶市工商聯致力於加強對民營經濟人士的思想引導,推動理想信念教育走深走實。如以“學講做”、理想信念教育報告團等形式,進區縣、進商會、進企業,自覺落實“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聽黨話、跟黨走;深入開展“守法誠信、堅定信心”“不忘創業初心、接力改革偉業”“以黨史為重點的‘四史’宣傳教育”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教育引導民營經濟人士守初心、擔使命,滿懷信心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爭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範。

數據顯示,5年來,全市各級工商聯累計開展各類宣講活動1200余場次,受眾4萬餘人次,不斷築牢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基礎。

過去5年,重慶市工商聯積極加強教育培訓,用好紅岩精神寶貴財富,聯合創辦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推動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成功掛牌全國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承辦市內外培訓85期12萬人次。整合線上線下培訓體系,開設“渝商微課”雲端課堂,組織民營經濟人士赴高校、市外教育基地學習培訓,累計組織培訓133期85萬餘人次,推動民營企業家隊伍綜合素質整體提升。

過去5年,重慶市工商聯還致力於加強代際傳承,助推年輕一代民營經濟人士加快成長;實施年輕一代民營企業家成長工程,打造“青商成長”品牌,推動全市青委會“一盤棋”發展,實現市、區縣兩級工商聯青委會組織全覆蓋;加強表彰宣傳,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全市“雙優評選”“十大渝商”等活動,推薦參評“富民興渝貢獻獎”等活動,累計表彰民營企業228戶、民營企業家158名,使渝商隊伍形象不斷提升。

聚焦創新驅動

助推民營經濟穩步健康發展

創新是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動力。5年來,重慶市工商聯聚焦創新驅動,助推民營經濟穩步健康發展。

比如,舉辦“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高峰論壇”,開展“民營企業創新發展服務月”和“春雨潤苗”活動,成立小微企業工作委員會,連續3年發佈重慶民營企業100強榜單,引導民營企業走高品質發展之路。2017年以來,全市入庫民營科技型企業數量增長446%,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90%以上。

支援協同創新,提升民營企業發展品質,是重慶市工商聯另一種有效探索。5年來,重慶市工商聯大力引導民營企業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建立川渝工商聯民營經濟聯席會議機制、川渝民營企業家聯盟,舉辦兩屆川渝民營企業家合作峰會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商會合作峰會。同時,還進一步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對接交流,讓重慶民營企業融入區域發展的空間不斷拓展。

5年來,重慶市工商聯還努力探索合作創新,拓展民營企業發展領域,與50多個國家70多個工商社團建立了聯繫機制,與33個海外工商社團簽訂了友好合作協議,與市級相關部門合作共建了歐洲重慶中心和重慶文化旅遊國際交流平臺。這些實實在在的行動,為重慶民營企業到海外投資興業提供了重要助力。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近200家民營企業已累計在海外投資120億美元,佔全市對外投資總額的80%。

注重宣傳引導

促進民營企業增強社會責任感

在重慶市工商聯的引導、助推下,重慶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也明顯增強。

過去5年,重慶市工商聯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彰顯擔當,扶貧濟困。期間,深入開展了“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促成全市2299家民營企業結對幫扶1975個村,投入資金31.97億元,帶動22.3萬貧困戶穩定脫貧。

同時,重慶市工商聯積極宣傳,引導民營企業在促進共同富裕中展現作為。其中,在2021年啟動了“萬企興萬村”行動,推動819家民營企業投資94.5億元,實現消費幫扶4.4億元。一批民營企業還捐資3.6億元設立專項基金,有效助力鄉村振興。

2020年以來,持續不斷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各國、各行業造成衝擊。面對這種局面,重慶市工商聯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在抗擊疫情中貢獻力量。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有1700家民營企業和600家商會共計向國內外捐款捐物3.4億元,其中為巴基斯坦、尼泊爾及7個海外重慶商會捐贈了防疫醫療物資。

這些行動讓重慶民營經濟界收穫諸多榮譽:2020年,重慶11名民營經濟人士被授予重慶市“光彩事業貢獻獎”,18家民營企業和16家商會獲全國工商聯通報表揚,獲得抗疫先進民企、先進商會榮譽稱號;2021年,重慶6家民營企業榮獲“全國就業與社會保障先進民營企業”稱號。同年,在全國工商聯發佈的《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21)》中,重慶市民營企業社會責任指數在“2021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指數”中排名第五。

著力優化環境

推動民營經濟服務機制不斷完善

累計走訪民營市場主體、商協會12.2萬餘家,幫助解決問題5.2萬個。這是重慶工商聯繫統開展“集中走訪精準服務民營企業”“百日大走訪”“大走訪大談心”等活動以來的成果。

這樣的活動,建立起了常態化走訪服務市場主體機制和為民營企業紓困的長效機制,讓很多民營企業受了益。正因為如此,重慶工商聯繫統的“百日大走訪”活動獲評2020年度全國工商聯工作實踐創新成果二等獎。

這僅僅是重慶市工商聯著力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完善民營經濟服務機制的一個縮影。

過去5年,重慶市工商聯還通過健全法律服務機制、完善評價參與機制等舉措,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以健全法律服務機制為例,5年來,全市工商聯繫統累計協調辦理民營企業維權案件870余件,涉案標的約157億元,幫助民營企業挽回經濟損失34.48億元。同時,還成立了重慶仲裁委員會市工商聯(總商會)仲裁中心,建立了商會調解組織156個,選聘了300多名調解員,基本實現區縣工商聯和市工商聯所屬商會調解組織“兩個全覆蓋”,在幫助民營企業化解矛盾糾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完善評價參與機制方面,重慶市工商聯參與了全國工商聯“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活動,推動重慶20多個區縣開展“政企雙向評價”,以評促改推動營商環境得到優化提升。

強化調查研究

工商聯繫統參政議政能力顯著提升

赴基層及各省市調研600余次,走訪企業3200余家(次),形成專題調研報告60余份,提出建議意見300余條;發佈《重慶市2019年民營經濟發展報告》《我市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代際傳承調研報告》以及“涉企30條”政策落實情況調研等10余個調研成果……

過去5年,重慶市工商聯深化“一家牽頭、多家參與”專項調研機制,調研工作碩果纍纍,為推動重慶營商環境優化、促進“兩個健康”提供了重要決策參考。

重慶市工商聯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5年,通過強化調查研究,工商聯繫統參政議政能力顯著提升。比如在建言獻策服務發展方面,重慶市工商聯聚焦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民營經濟發展重點、難點問題,向市政協提交集體提案40件,其中重點提案5件、優秀提案4件;提交大會發言17篇;辦理提案建議62件,滿意率100%。

重慶市工商聯還建立了民營企業運作監測機制,開展民營企業運作狀況季度調查,為全國工商聯和市委、市政府及時掌握民營經濟發展狀況提供了參考。

展望未來5年,重慶市工商聯(總商會)新一屆執委會將繼續團結和帶領廣大民營企業,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當前形勢的科學判斷和對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科學規劃、主動作為,爭創一流、走在前列,奮力譜寫工商聯事業新篇章。(黃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