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量成功實現“開門紅”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4-27 18:21:30 編輯:珍珍

4月26日,在重慶市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情況新聞發佈會上,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副主任、省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副主任胡紅兵介紹,一季度,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2.6萬標箱、貨值44億元,分別增長18.2%和23.2%,成功實現“開門紅”。

990efc5daf73664edbcfc46e7505adf.png

據悉,2017—2021年,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貨運量從不到3000標箱增加至11.2萬標箱,貨值由5.8億元增加至187億元,貨運量、貨值分別增長37倍、31倍;貨物品類從53種增加到640種,通道網路由35個國家(地區)的58個港口擴展至107個國家(地區)的315個港口,運作效益穩步提高。

“2021年,通道運作持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鐵海聯運班列突破2000列,再創歷史新高。西部陸海新通道與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實現高效銜接,分別累計實現聯運1萬標箱和3萬標箱。”胡紅兵説,截至2021年底,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貨運量累計運輸超27萬標箱,貨值480億元。

如今,西部陸海新通道在重慶已形成“一主兩輔多節點”樞紐體系,建成以團結村集裝箱中心站、魚嘴站、小南埡站、涪陵西站、洛磧站、秀山站組成的始發節點體系。與此同時,西部陸海新通道首發中老鐵路(重慶—萬象)國際班列,成功開行河內至重慶的中越專列,重慶至海南洋浦鐵海聯運班列,通道運作線路不斷拓展。此外,發揮公路運輸靈活性優勢,西部陸海新通道還成功發運重慶援助寮國、緬甸等東盟國家防疫物資,實現“一箱直達”。

去年5月,根據國家《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在“13+1”省(區、市)的共同努力下,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作為省際協商合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發佈了西部陸海新通道首期發展指數。

“已發佈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首期指數是101.4,規模指數是103.1,説明規模尤其在基礎設施、物流、貿易、産業規模等方面運作良好;品質發展指數101.6,説明通道建設在集約集聚、貨物結構、帶動經濟平臺發展等方面向高品質發展邁進;競爭力發展指數99.3,表明西部陸海新通道仍然處於發展起步階段,需要各方加大培育力度。總體來看,反映開局通道建設總體發展呈現向好態勢。”胡紅兵説,下一步,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將在沿線省(區、市)的共同支援之下,常態化發佈通道發展指數,積極發揮通道“晴雨錶”作用,推動通道高品質發展。(妙笛/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