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沙坪壩: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發佈時間:2022-01-21 16:46:21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夏婷

為了讓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重慶市沙坪壩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提升生態環境品質,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image.png
人工降塵。沙坪壩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天藍雲白 環境更宜居美麗

打贏藍天保衛戰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中之重”,為了守護沙坪壩藍天,沙坪壩區深入實施“四控兩增”,以治污減排為重點,做活“聚力、治企、抑塵、增綠、降碳、控車”六篇文章,協同推進PM2.5和臭氧污染防治。2020年沙坪壩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首次突破300天,2021年優良天數達315天,在全市率先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提前16天完成),並在全市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會上作為唯一區縣代表作經驗交流。

天變藍的背後是沙坪壩區藍天保衛戰的持續有效開展。“這與沙坪壩區突出源頭治理,緊盯重點領域,夯實基礎能力,不斷提高治氣水準有關。”區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按照“應治盡治”原則,沙坪壩區加強多部門聯動,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加快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綠色化改造,推動産業結構不斷優化、落後産能淘汰,切實降低了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同時,強化行業生態監管,大力倡導綠色出行,營造綠色低碳生活新時尚。

2021年,沙坪壩區對全區142家規上工業企業環保檢查全覆蓋,推薦7家企業進入重慶市2021年綠色工廠培育名單,組織青鵬水泥等“兩高”企業開展常態化錯峰生産、淘汰落後産能,助力沙坪壩區空氣品質明顯改善;立足渣土揚塵管理,從源頭排放、渣土運輸、消納回填等方面開展專項治理,創建和鞏固40條揚塵控制示範道路,全年共出動人員53154人次,車輛11076台次,設置檢查點2093個次,開展聯合行動11次,檢查工地9261個次、渣車35866台次,查處違法行為678件;強化日常精細化保潔,落實每日“四灑一衝”常態化機制,穩步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全年共督促整改環境衛生問題3150余個,清理違規菜地4861平方米、衛生死角2600余處,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達100%;建立空氣污染聯動應對機制,積極穩妥地推進柴油車退出,完成77台營運柴油車登出營運資質,登出高排放柴油車255輛,查處貨車闖禁違法4929起,貨車冒黑煙違法654起,貨車灑漏違法304起、違法鳴笛274起;嚴格汽修污染管控,全區35家汽車維修企業全部建成廢氣處理回收處理設施,有力保證了大氣治理的成效。

此外,還大力實施“街頭綠地提質”項目,對天陳路、站東路、永祥路、淩雲路等重點路段的綠化提檔升級,共計提質面積9.93萬平方米;利用邊角地建設社區體育文化公園,土主社區體育文化公園和自由村社區體育文化公園建成,免費對外開放;有序推進《沙坪壩區綠色出行創建行動方案》實施,全年完工“四好農村路”50公里,新增優化調整了公交線路46條,保障市民綠色出行,“家門”到“車門”的距離大大縮短,讓城市鄉村環境更加美麗宜居。

image.png
小龍坎新街街頭綠化提質。沙坪壩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碧水長流 治水從“治污”邁向“提質”

近段時間,連日的冬日暖陽吸引著下天池水庫附近居民來到水庫周圍散步聊天。微風吹拂,碧綠的湖面泛起陣陣漣漪,水庫成為居民們休閒遊玩的好去處。

在打好碧水保衛戰中,沙坪壩區致力於水環境綜合整治,堅持“水質、水量、水生態”三水共治,大力整治“工業、農業、生活”三類污染源,加快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改造,清淤治污,保護改善河流、湖庫水質,打造景觀水體,一系列環保“組合拳”有效提升了水環境品質,也進一步提高了居住環境和居民生活品質。

2021年,完成井口污水處理廠三期建設,開工土主污水處理廠三期、西永污水處理廠三期、沙田污水處理一期工程,新建和改造排水管網102.43公里,進行智慧排水系統建設,推進源頭雨污分流改造;推進“四大九小”13座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在全市率先實施全域管網排查整治,城鎮污水收集處理率大幅提升,穩定達到96%。實施歌樂山上天池、下天池、斐然湖、厚福湖、普照寺、菁雲湖等水庫環境綜合整治,梁灘河干流從劣V類提升至Ⅳ類,12個湖庫由劣V類提升至Ⅲ類或Ⅳ類,達到近20年來最好水準。同時,全面貫徹落實“河長制”和市第1號總河長令,大力開展污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整治行動,清水溪、鳳凰溪、詹家溪、跳蹬河等4條黑臭水體消除黑臭。嘉陵江沙坪壩段達到Ⅱ類,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100%。

image.png
整治後的普照寺水庫。沙坪壩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凈土還綠 構建綠色生態屏障

歌樂山街道、中梁鎮茅山峽村、石院村曾是傢具木製品加工廠的聚集區,廢水、廢氣擾民等環保問題突出。對此,沙坪壩區高度重視,切實加強中梁山、縉雲山保護提升,多部門聯合規範行業企業,按照“關閉停産一批、整改規範一批、入園發展一批”的原則,穩步推進“散亂污”企業整治,從源頭治理生態環境問題。鎮街和環保執法部門逐企逐戶進行排查,建立起“區級部門—鎮街—村(社區)—社(居民小組)”四級網格化監管整治網路,實現對各自環境監管區域全覆蓋監管。通過齊抓共管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發動群眾積極舉報企業廢水、廢氣直排散排問題,及時解決群眾反映集中的區域性、行業性環境污染擾民問題,消除生態環境風險隱患,讓歌樂山主城“綠肺”功能進一步提升。

目前,沙坪壩區已消除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有違法建築、工礦企業及違法佔地行為,修復礦坑50多萬立方米,復綠7萬平方米,核心區和緩衝區內143戶原住民全部完成生態搬遷,實現了“生態上山、貧困下山”,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逐年提升,野生動物數量逐年增加。關停搬遷歌樂山區域“散亂污”企業1048家,同時嚴控新進污染企業,“主城肺葉”功能大幅提升,“兩山”轉型邁入新臺階。

此外,在推進凈土保衛戰方面,沙坪壩區還嚴格落實土地出讓前土壤性質審查部門聯動機制,嚴把建設用地環境品質“入口關”。強化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開展綠色創建、生活垃圾分類、無廢城市建設等工作。紮實推進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著力整治噪聲、光污染等城市病。2021年,沙坪壩區重點解決夜間施工噪聲擾民,大力開展中、高考噪聲專項整治,掛牌治理突出噪聲問題等。通過整治,27個重點整治地區噪音擾民情況得到好轉,效果明顯。(吳楠/文,沙坪壩區融媒體中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