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頂層設計 構建家校社“三位一體”協同機制

發佈時間:2022-01-21 10:56:22 來源: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珍珍

“雙減”政策實施近一年來,重慶效果如何?怎樣進一步鞏固和擴大“雙減”成果,進一步提升育人效果?兩會期間,記者就這一話題,邀請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市民等進行了探討。

全市100%的義務教育學校作業時間控制達標

化身萌寵小動物開啟森林探險、變身外星人穿梭于太空遊樂場……近日,重慶各中小學校陸續迎來“雙減”後的首個寒假,有趣的寒假作業給孩子們帶來不一樣的快樂。

重慶市教委基教處有關負責人稱,自“雙減”以來,各區縣學校都使出“十八般武藝”,對作業設計和課後服務進行積極探索和嘗試,讓作業和學習更有童趣、更貼近生活。

如忠縣實驗小學設置了1—6年級的《開心零作業超市功能表》,供全校學生自由選擇:低年級學生當小小測量師、觀察蝸牛的爬行等;中年級學生探索雞蛋空降如何不破、記錄螞蟻怎麼搬運食物等;高年級學生完成豆芽的製作、進行社區志願服務等。地處土家族聚居地區的石柱馬武鎮小學,學校將土家族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項目融入課後服務課程。

重慶一中語文教師借“立冬”“小雪”等傳統節氣,鼓勵學生從校園裏尋找各種花草枝葉果實拼成圖案,並進行詩歌創作;大學城第一小學引導學生開展週末實踐探究,孩子們用圖畫和文字記錄自然之美;南渝中學舉行以“築夢航太”為主題的特色作業展,同學們通過手繪發射基地地圖、繪製航太手抄報、製作航空航太模型等,感受科技的力量與奧妙。

“學生作業總量有效控制,作業管理水準有效提高。”該負責人介紹,“雙減”實施以來,全市100%的義務教育學校作業時間控制達標,93.29%的家長對學生家庭作業整體品質表示認可。作業的考核評價持續完善,在全國率先將作業管理落實情況常態化納入市級義務教育品質監測指標體系。

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率99.48%

列席市五屆人大五次會議的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委主任黃政介紹,自“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成效明顯。去年4月開始,全市抓早抓實,開展五大專項行動,共排查梳理與“培訓”“教育”有關的機構約1.4萬餘家,開展聯合執法1657次,處理違法違規機構1321家次。目前,全市1545家學科類培訓機構已壓減1537家,壓減率99.48%。

市教委抽樣調查顯示,週一到週五放學後,83.68%的學生不再參加任何校外培訓。

“學校和小區周邊的培訓機構少了很多。”沙坪壩區一位家長表示,自己的孩子讀初二,他和同學們課後不去培訓機構了,可以學習喜歡的科技、攝影等知識,參加社區活動等。

抽樣調查結果還顯示:97%的小學生和92.4%的中學生每天睡眠時間在8個小時以上,與2019年相比增長明顯;有超過8成學生認為睡眠品質更好。

不僅如此,“雙減”切實減輕了不少家庭經濟負擔。

做好頂層設計  統籌推進“雙減”

如何鞏固和擴大“雙減”成果呢?

市人大代表、江津區四牌坊小學副校長胡敏表示,“雙減”政策的頒布與實施是“十四五”規劃中教育改革的重要支點,但如何做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要求的鞏固和擴大義務教育“雙減”成果,是一個重大課題。

“學生少了培訓班,書面作業少了,但家長們又産生了新焦慮。”胡敏提出,有的家長開始加網課,過多添加特長課程,把學生的時間排得滿滿的……這些現象都是需要面對的新問題。

此外,胡敏實地調研發現,以江津區為例,149所中小學全部開展了課後服務,參與服務教師達6755人,佔比92.24%。“這會給教師們增加一些負擔。”對此,胡敏建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適當增加教師編制等途徑減輕教師負擔。

胡敏還認為,有必要建立個別緊缺學科教師實行區域交流共用機制。像心理健康、科技等專業性較強的教師,應該進行交流共用,這樣既不增加人員編制又能減輕其他教師工作壓力。

“鞏固和擴大義務教育‘雙減’成果,頂層設計必須跟上,統籌推進‘雙減’工作。”市人大代表、榮昌區教委副主任謝軍燕認為,教育、市場監管、公安、社區等相關單位,都應該加強聯動與協調,建立針對校外培訓機構聯合檢查的長效機制。謝軍燕表示,運用行政力量強化外部綜合治理等手法,只是“堵”的一個層面;只有真正激發孩子們的好學、樂學天性後,才能使“雙減”工作上升到“疏”的層面。

構建家校社“三位一體”協同機制

“當務之急是加快推行家校社協同機制。”市政協委員、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兼黨委副書記歐健認為,要充分認識孩子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合力,建立以學校為主體、資源配置多元、管理機制完備、評價激勵有力的生涯教育保障體系。

歐健建議,學校方面應構建由“人生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三年學業規劃”三個層次組成的結構系統。社會方面應進一步發揮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體育場館等社會場所作用,為學生成長提供實踐大課堂,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併發揮社區實踐化、差別化、個性化教育的優勢,通過家長教育大講堂、家長教育沙龍、家教名師校園行等活動,為學生提供生涯體驗與實踐;家庭方面應主動配合學校生涯教育安排,充分利用好身邊的社會資源,引導學生在週末或寒暑假到社區、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體育場館等社會服務機構和教育基地等,展開生涯研究、生涯課程體驗,培養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生涯規劃能力。

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李勁渝表示,重慶市將借助作業改革推動課堂改革,著力在“調結構、提品質”下更大功夫,推進作業改革分層分類實施,增強作業的針對性、有效性,確保減負提質增效落到實處,並將重慶市義務教育階段作業設計優秀案例編輯成冊,充分發揮優質作業設計的指導示範作用,切實提升教學診斷、作業設計能力。“下一步,我們將提煉總結重慶學校落實‘雙減’工作以來的主要做法、成效,推廣各區縣及中小學優秀典型案例,發揮優秀典型案例的引領示範作用,進一步推動全市學校‘雙減’工作提品質上水準。”

“同時,要把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作為提高課堂教學品質的關鍵。”李勁渝介紹,我市將積極開展各項教育教學研訓活動,切實提高教師育德能力、教育教學能力、作業設計與考試命題能力、實驗教學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導能力等。

此外,在課後服務方面,將指導區縣和中小學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力量,統籌用好科普、文化、體育等方面社會資源,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方式,提高課後服務項目的豐富性和吸引力。加大市區兩級課後服務經費投入,完善課後服務經費保障機制。(李星婷、陳波、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