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實施“一鏈一策”補鏈強鏈

發佈時間:2021-10-28 10:32:39 來源: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何靜怡

開欄的話

10月26日,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分析研究全市前三季度經濟形勢,安排部署當前經濟工作。今日起,本報開設“堅持穩中求進,讓高品質發展動能更強勁”欄目,圍繞今年第四季度全市各行業各領域發揮政治引領作用、戰略引領作用、規劃政策引領作用和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採取務實舉措推動經濟社會穩步發展進行報道,敬請關注。

“紮實推動産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加強專項調度、精準施策,鞏固工業經濟穩定增長良好勢頭”,這是市委常委會在全市今年第四季度的經濟工作部署安排中,圍繞産業鏈發展所提出的要求。

産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重慶該如何增強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性、提升競爭力、促進協同化?

“鏈主”“鏈長”同抓

確保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前不久,市經信委召開全市製造業領軍企業培育暨“鏈長制”工作推進會,提出我市將在汽摩、電子等重點行業篩選一批體量規模大、行業影響面廣、整體帶動力強和研發能力突出的企業,以及在積體電路、新型顯示等33條重點産業鏈中各自甄選1至3家“鏈主”企業,通過實施清單化管理、“一企一策”幫扶等,培育“領頭羊”企業。

“圍繞33條重點産業鏈,不僅要找‘鏈主’企業,還要找‘鏈長’,牽頭進行産業鏈項目建設。”市經信委負責人表示,目前已建立由該委主要負責人擔任“總鏈長”,産業鏈所屬行業分管負責人任“分鏈長”,所屬行業對應處室主要負責人任“副鏈長”的工作推進制度,從補鏈強鏈、技術創新、基礎再造、智慧化賦能、企業培育等方面全方位進行安排部署。

在今年8月,市經信委、市科技局聯合印發《重慶市“十四五”時期重點發展的33條産業鏈關鍵重要技術需求》,針對重點産業鏈存在的技術“軟肋”,逐一列出需求清單,提出補鏈強鏈措施。這份清單以企業為對象、以市場為目標、以問題為導向,重點保障産業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圍繞33條重點産業鏈

我市已推出系列舉措

事實上,從今年初開始,重慶就已圍繞全市産業發展重點方向,系統梳理出積體電路、新型顯示、生物藥品製品等33條重點産業鏈,並進行謀篇佈局,著手實施産業基礎再造和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準提升工程——

建立産業鏈供應鏈圖譜,圍繞“6+5”現代産業體系,梳理出33條重點産業鏈,理清産業鏈上下游關係,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産品圖譜和企業圖譜;

提升産業鏈現代化水準,逐鏈梳理基礎零部件、核心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關鍵共性技術和先進基礎工藝等本地供給情況,通過開展企業聯合攻關,實現“堵點”技術突破和可持續迭代;

以“鏈長制”推動各項舉措落地落實,統籌協調産業鏈上下游各環節的需求對接、項目引進、要素保障、企業幫扶、困難化解等問題;

協同共建融合創新生態,強化各級各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共建“産、學、研”融合創新生態,推進新技術、新工藝、新産品研發應用,做好高端研發平臺、高新技術企業、高水準人才團隊的培育和引進,推動産業創新能力提升;

重點強化科技創新賦能,把科技創新真正落到産業鏈發展上,針對研發“卡脖子”問題,拿出時間表、路線圖,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研發。

將強化市區雙“鏈長”協同互動

加快培育現代製造業集群

“不過當前在全市産業鏈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協同力度不夠、支援政策有待優化、企業引領産業發展能力不足等。”市經信委負責人表示,為此該委已制定提升製造業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準的實施意見和實施方案。

比如圍繞33條重點産業鏈,實施“一鏈一策”精細化、精準化推動,包括重點推動聯想智慧終端製造基地、華潤12寸晶片封測、博世-慶鈴等一批富有戰略性引領性的“補鏈、強鏈、鑄鏈”重大項目。

接下來,全市還將強化市區雙“鏈長”協同互動,引導各個區縣圍繞重點發展的33條産業鏈,選擇2至3條契合當地實際的産業鏈持續發力、構建生態,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製造業集群。

另外,在全市製造業領軍企業培育方面,重慶已確定了70個首批次重點培育企業,將實施“一企一策”為這些企業建立專班、指定專人,完善政策兌現解決其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同時,重慶還將把這批重點培育企業納入工業和資訊化專項資金“龍頭企業配套提升專項”目錄,按照“一事一議”優先保障其生産要素,並對它們在重點領域、重點環節實施的項目給予連續穩定支援,在用工、用能、融資、上市等多個渠道予以扶持,以此在各條産業鏈上培育壯大更多的龍頭企業。(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