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浪花興文明—記重慶市文明校園合川區南濱路小學

發佈時間:2021-10-27 13:09:06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何靜怡


學校是英才成長的搖籃,也是成就未來的起點。南濱路小學,一顆坐落于風景秀美、碧波繚繞的嘉陵江畔的耀眼新星,圍繞“科技·浪花”元素,把每個孩子比喻成“浪花”,秉承“探本究源,追夢求真”的校訓,通過理念體系的完善、環境文化、課程文化的打造,建成了“浪花”文化特色校園、科技特色學校。




播下核心價值觀的種子

學校秉承“浪花歡笑朵朵新”這一辦學理念,圍繞“科技·浪花”打造校園環境文化。校門外,鐫刻著朗朗上口的《浪花賦》。校門是科學啟智門和機器人雕塑。整個學校的建築物、裝飾等均以藍色為主色調,喻意小浪花們在知識的海洋裏逐浪成長。科技百花園、科技資訊窗、科技知識專欄、著名科學家的畫像,點綴在綠樹成蔭的校園中。

“我校不僅校園環境優美,更要讓每一個孩子心靈美、有愛心!”學校書記、校長胡建國介紹説。為紮實推進“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的培養目標,學校在落實常規管理的同時,每週一節活動課、每月一個主題,先後開展了“關愛空巢老人”志願服務、清明節祭祀、“學習雷鋒精神、做文明有禮少年”“踐行核心價值觀、做新時代好少年”等主題教育活動。探索“研、旅、學”相融合的德育教育之路,開展“感受魅力、點燃夢想”開科技“研旅”之窗、“探訪自然、放飛希望”尋和諧“研旅”之道、“追尋歷史、牢記使命”走紅色“研旅”之路、“軍事體驗、磨煉意志”創品行“研學”之根等一系列研學旅行活動,促進小浪花們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實踐探究,播下核心價值觀的種子。

同時,學校結合自身“浪花文化”品牌,在開闢板報、活動園地、圖書角、植物角等傳統宣傳平臺的基礎上,開辦了小浪花書吧、廣播站,創辦了“小浪花”校刊,成立了小浪花陽光愛心基金,編排了小浪花歌劇,組建了小浪花魔方課程、科技、書法、英語、美術、主持人等社團,每年舉辦一次“浪花”藝術節,讓學生各方面能力得到發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合川文明十二條”“南濱路小學浪花文明禮儀操”等隨處可見,銘記於心。




打造創新創造的搖籃

學校把科技創新作為素質教育的突破口,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通過一系列有序、有效的活動,為科技特色的創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校結合自身實際,組建了科技專業師資隊伍,在開齊開足基礎課程的同時,充分利用好校內外科技教育資源,建設了科技實驗室、機器人培訓中心、科普畫廊等科普場地,建成了種植園、養殖園、植物園、果園等科普實踐園地,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科普實踐機會。同時與相關單位、場館加強對接,建設了校外科普基地,分年級、年段開展科技實踐活動,拓寬科普育人環境。 

為了彰顯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堅持在每學年上期以“普及科技知識、提高科技興趣”為宗旨,採取宣講、壁報、板報、書法、繪畫、模具、展覽、視頻、演出等形式,認真辦好“校園科技節”;下期則與全區、重慶、全國科技創新大賽無縫對接,以“創意創新、發明創造”為宗旨,認真開展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作品評選,辦好科技創新大賽,激發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成立機器人組、科技製作組、小小實驗家組、科幻繪畫組、電腦繪畫組等一系列的興趣小組,形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每天課餘時分,孩子們就聚在一起,享受科學的樂趣,潛移默化中拓寬小浪花們的知識面,豐富邏輯思維,鍛鍊動手能力,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意識,科技素質不斷提高。胡建國説:“希望每一朵小浪花都清澈亮麗,在學校的科技文明的孕育中每天不斷有新發展,永遠在創新路上!”




學校還懸挂科技教育標語,設置科技百花園、科技資訊窗、科技知識專欄,激勵同學們搞好小製作、小發明,寫好小論文;開闢專門的科技榮譽室,陳列師生作品、獲獎證書、專利證書等,組織學生參觀,增強科技創新成就感,實現科技教育環境化的育人功能。

如今,科技教育已成為南濱路小學的特色。學校先後獲評全國青少年科普創新教育基地、重慶市文明校園、重慶市創新型學校、重慶市“研學旅行”試點學校、重慶市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改革試點校、重慶市中小學科技教育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3名教師家庭獲評重慶市文明家庭,學生團隊被央視評為“最美中國少年團隊”。

奮進新時代,展示新作為。南濱路小學在“浪花歡笑朵朵新”辦學理念的引領下,在立德樹人,文明興校的指導下,載著莘莘學子起錨揚帆,奔向更精彩的遠方!(謝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