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鎣市:時代出卷人民閱,誓把荒山變綠山

發佈時間:2021-10-17 12:41:05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李柯佑

“露滴松梢,泉穿竹徑,一帶疏陰催暮。憑闌目斷白雲深,但蕭蕭、滿身香霧。”詞中畫卷,奕奕然盡展人間。面對越來越好的人居環境,家住天池鎮790矸石場附近的艾宏幸福的説道:“現在山變綠了、水也清了,空氣中再也沒有矸石粉塵,我們農民生活環境越來越好了。”


image.png
圖為華鎣市紀委監委幹部監督走訪礦山環境修復情況 曾芙蓉 攝


據悉,790矸石場是四川川煤華榮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綠水洞煤礦使用了近30年的煤矸石堆碼場,佔地13.86萬平方米,隨著2008年停止堆矸,790場矸石裸露、污水橫流、粉塵飄散,環境日益惡化,群眾對於生態環境整治的呼聲日益強烈。

“礦山環境修復是時代給我們的問卷,我們就要下大力氣、狠功夫,在這片荒山中書寫答卷,請人民審閱。”該市紀委監委領導指著光禿禿的荒山提出要求,市自然資源林業局、市生態環境局等單位要協同配合、統籌推進,牢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個真理,要時刻把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裝在心裏、挂在心上,要見真招、求實效,切實改變廢棄礦山生態環境品質。

為實現790矸石場生態環境大轉變,該市紀委監委將修復成效納入監督工作重點,成立由黨風政風監督室牽頭,聯繫市自然資源林業局、市生態環境局等紀檢監察組配合的專項督查組,把好監督關,嚴防整治過程中弄虛作假、敷衍塞責、應付了事等情況的發生。先後開展專項督查8次,發現問題19個,均已交辦相關部門解決。

“由於790矸石場停用十多年,植被稀疏、塵土飛揚、水土流失嚴重,治理難度相當大。”該市自然資源林業局生態修復股工作人員介紹道,不僅如此,該場因坡陡路窄,只能採用“機械+人工”的方式,把坡度放緩,覆土回填,然後再進行植草復綠。

為實現荒山變綠山,書寫出群眾滿意的答卷,該煤礦在市紀委監委的督導下,通過場地整理、修建排水溝、回填種植土、培植苗木、撒播草籽等措施,先後完成整個場區的臺階平整約95000平方米,削坡約23500立方米,覆土約78500平方米。栽種天竺桂、竹子、桂花、紅葉石蘭、毛葉丁香等樹苗約1.8萬株,播撒高羊茅、銀合歡、刺槐、黑麥草、紫穗槐等10種草籽約5.2噸,購植扁竹根、麥冬、地瓜藤等成草約6噸。經過近半年的治理,曾經裸露的矸石山正生機盎然、翠竹挺拔、綠草悠悠,礦山復綠初見成效。

“人民的需求,就是我們的責任。下步,我們要繼續以‘人民閱卷·廣安行動’為契機,轉變幹部作風,提升幹事創業能力,以點帶面,為群眾謀劃一個‘環境美、生態優、産業旺’的美好華鎣,讓人民滿意。”該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如是説。(余江艷、余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