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開雲同城化發展 將構建“一區、兩帶、多點”空間格局

發佈時間:2021-10-15 17:14:49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何靜怡

10月15日,重慶市召開萬開雲同城化發展新聞發佈會。會上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江介紹了《萬開雲同城化發展實施方案》。

據了解,萬州、開州、雲陽板塊位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東北部,歷來是川渝鄂陜結合部經濟中心、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推動萬開雲同城化發展,有助於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促進“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引領帶動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今年7月,《萬開雲同城化發展實施方案》正式印發,包括總體要求、基本原則、目標定位、空間佈局、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和附件共7個部分。按照設想,萬開雲同城化發展重點緊扣6個方面展開↓↓↓

生態同保,共同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深入落實“河長制”“林長制”,協同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污染聯防、治理聯手、案件聯查、執法聯動,確保轄區主要流域水質總體達到或優於Ⅲ類,空氣品質優良天數佔比達到93%以上。加強生態空間管控,大力實施“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國土綠化工程,共同推進三峽庫區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區域森林覆蓋率58%以上。

空間同構,推動三地城鎮相向集聚發展。

統籌推動適宜開發地區土地集約使用、産業集聚發展、人口集中承載,構建“一區、兩帶、多點”的空間發展格局。

“一區”即城市功能集聚區,以萬州城區為“一核”,開州城區、雲陽城區為“兩極”,構建萬開雲城市功能集聚區。

“兩帶”即産業集聚發展帶,包括萬雲沿江産業發展帶、浦裏河谷産業發展帶。

“多點”即鄉村振興示範點,依託基礎好、規模大、功能設施全、服務範圍廣、發展潛力大的17個鄉鎮,統籌小城鎮與美麗鄉村建設。

産業同聯,攜手提升萬開雲板塊發展競爭力。

聚焦製造業一體化高品質發展,聯合培育以汽車、材料、消費品為核心,醫藥、電子、裝備為重點的六大百億級綠色製造産業集群;

聚焦現代服務業一體化高品質發展,著力提升文旅、商貿、物流、金融等服務能力。

聚焦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一體化高品質發展,聯動打造“三峽”系列農産品公共品牌和農産品地理標識,壯大優質糧油、柑橘、經果林、中藥材、生態豬五大百萬級特色産業集群。

基礎同網,加快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聚焦打通外通道和暢通內迴圈,加快渝萬、成達萬等高鐵建設,推動渝西高鐵、沿江貨運鐵路等儘快開工;加快萬州南環、開梁高速建設,推動萬州至開州南雅、萬巫南線高速等儘快開工。

織密“三縱四橫”城市快速路網,加快萬州至雲陽濱江等快速路建設,推動三地高鐵、機場、港口等重要交通樞紐縱橫貫通。

統籌佈局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推進5G網路、大數據中心、智慧化設施等資訊基礎設施同城化佈局。協同構建水利能源保障體系,統籌推進供水管網、水利工程、電力、成品油、天然氣等設施建設。

服務同享,切實增強優質公共服務供給。

通過優化高等教育佈局、建立區域招生聯動機制、統籌佈局醫療衛生資源、建設互通的智慧醫療系統、開通城際公交等舉措,深化教育、醫療、公共交通等領域合作,深入推進萬開雲綜治、旅遊、市政等傳統基礎設施智慧化升級改造,共建便捷公共服務高地。

機制同建,有效凝聚高品質發展強大合力。

堅持和完善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建設聯席會議制度、萬開雲同城化發展工作機制、規劃管理機制、政策協商機制、生態環境聯防共治工作機制、財政共同投入機制、財稅利益分享機制等多項機制,進一步凝聚市級相關部門、萬開雲三地黨委政府、社會各界等多方力量,統籌推進萬開雲同城化發展各項工作。

按照規劃,到2025年,萬開雲同城化發展都市區初具規模,相向集聚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半小時經濟圈”集聚效應更加明顯。

三峽城市核心區加快建成,形成以萬州城區為核心,開州城區、雲陽城區為兩極的都市區,三地生産總值突破2800億元,佔渝東北地區GDP比重超過50%,城市面積達22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達220萬以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5%;

綠色工業和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加快建成,創新鏈與産業鏈深度融合,綠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達到20%以上,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以上;

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加快建成,實現區域內部半小時互通,與主城都市區2小時互聯,有效連結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交通物流服務半徑和輻射區域進一步擴大;

三峽旅遊集散中心和對外開放門戶加快建成,基本實現“城景通、景景通、換乘通”,旅遊綜合收入達到600億元。開放型經濟發展水準不斷提高,進出口總額達到120億元。

展望到2035年,萬開雲都市區基本聯結成片,同城化發展全面實現。(渝小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