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礎設施前沿交叉技術論壇舉辦多位大咖探討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發佈時間:2021-10-14 13:17:55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何靜怡

10月13日,第四屆山水城市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暨RCEP第一屆設計諮詢業峰會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分論壇城市基礎設施前沿交叉技術同日舉辦,聚焦市政設施智慧化運管、智慧交通建設、融基建等眾多領域,提供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邵長宇圍繞城市重大市政設施的智慧化運維與管控作了報告。他指出,市政設施面臨現存規模巨大、監管要素多、運維難度大等問題,搭建重大市政設施運管智慧化架構體系將是有效的解決方式。

邵長宇認為,該體系將有助於保障重大市政設施正常運作,對接城市運管平臺,同時支撐基礎設施傳統運管模式轉型升級。構建過程中,建立城市精細化管理市政設施建設運維繫列標準、動態增強知識圖譜至關重要。

他提到,標准將指導智慧市政建設,並根據實際應用中的反饋得到持續完善,從而滿足管理運維需求,最終形成行業統一標準,實現海內外標準對接。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上海市政設計研究總院道路總工程師王士林介紹了上海新城規劃建設,並分享了規劃建設過程中的思考與對策。他認為,新城規劃建設中要處理好五個關鍵關係,即主與輔、快與慢、內與外、老與新、客與貨的關係。

具體來説,要強化中心城與新城的商務聯繫;構建市域快軌網路,提升高速、快速路服務保障,打造新城內部的品質慢行;以樞紐為核心,打造對外節點,以中運量為骨幹,構建公交體系,以快速路為重點,重構路網系統;處理好新城中的老城設施改造及智慧化提升;從時間及空間上實現客運、貨運分流,優化運輸結構。

林同棪國際工程諮詢(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助理、道路事業部總經理丁衝圍繞融基建進行分享。他認為,未來城市發展對基礎建設提出了全新要求,傳統大基建、5G等新基建、綠色基建融合成為大勢所趨,單純界面的基建項目將不復存在。

融基建有哪些優勢?丁衝提到,融基建將滿足四大需求,即實現基礎設施建設的可持續性;提升使用者感受,增加交互;為使用者打造具備人文關懷的環境;其高效的資訊互通可滿足快速響應、迅速處理的需求。

重慶暢停智慧停車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嚴萍在報告中提出,城市交通治理可採用動靜交通一體化的治理模式,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構建動靜態大數據平臺,為城市智慧調度、車輛管理、出行服務、應急救援等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配合智慧交通指揮、停車誘導等系統,實現智慧化交通服務。

她以兩江新區為例,闡釋了智慧交通場景的應用。嚴婷提到,兩江新區採用了“雲平臺+地磁+資訊交互”的智慧停車管理模式,實現了自動計時、精準計費、無現金自助繳費等功能。雲平臺利用停車泊位資訊採集與處理技術,有效整合城市道路和停車場資源,通過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科學引導停車,合理利用資源,緩解城市擁堵,實現靜態交通資訊化管理。

論壇上,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曉春、中汽院智慧網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夏芹分別圍繞城市治理、車路協同作主題演講。

香港理工大學交通與道路實驗室主任、教授王予紅線上參與論壇,並分享其團隊在智慧道路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郭姝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