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明年底將實現農村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

發佈時間:2021-10-14 11:06:51 來源: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何靜怡

今天是重陽節,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老齡辦舉行的重慶市2021年老齡工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全市60歲以上常住老年人701.04萬人,佔總人口的21.87%,高於全國平均水準3.17個百分點。為給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務,全市近一半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置了老年醫學科;已建成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3132個,基本實現全覆蓋;預計明年底實現農村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

增速快負擔重

重慶人口老齡化呈現五大特點

人口老齡化是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達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重慶于1994年進入老齡化社會。市老齡辦主任、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蔣志強説,重慶老齡化呈現五大特點:一是程度“深”,全市60歲以上常住老年人701.04萬人,佔總人口的21.87%,高於全國平均水準3.17個百分點,排名全國第五;65歲以上常住人口547.36萬人,佔比17.08%,排名全國第二。

二是增速“快”,年均增長超21萬。

三是差異“大”,主城都市區、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60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分別佔老年人總數的64.20%、27.29%、8.51%。

四是負擔“重”,老年撫養比從2016年的17.67%上升到2020年的23.92%。

五是失能“多”,我市失能老年人約佔老年總人口的7.74%,約有54萬人。

為了讓養老有更好的保障,全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2370.2萬人,參保率保持在95%以上。

今年,根據國家統一部署調整增加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同步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待遇,惠及全市422萬退休人員。

醫養結合

1345個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結對子”

進入老年,生病在所難免。據市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處處長吳長文介紹,我市成功創建國家老年疾病臨床研究中心重慶分中心,全市有71個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置了老年醫學科,佔比47.65%;三級中醫醫院設置康復科達100%。

重慶還實施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深化“醫”“養”資源有效銜接,目前全市醫養結合機構達162家,1345個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實現“結對子”;並加強老年醫學人才培養。

據悉,下一步,我市將推進全生命週期的健康管理,加強老年人健康科普知識宣傳教育,做好老年常見病慢性病防治和重大傳染病防控,建立健全包括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等綜合連續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

社區居家養老

建成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3132個,基本實現全覆蓋

對老年人來説,他們中大多數是居家養老。如何為他們提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市民政局養老處處長楊勝普稱,他們堅持以社區為依託,按照“一鎮街一中心、一村社一站點”的原則,統籌佈局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在新建小區規劃配套養老服務設施;在老舊小區整合周邊社區商業、國有資産等閒置資源優先建設。目前,全市已建成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3132個,基本實現全覆蓋;建成農村社區養老服務設施6060個,覆蓋率達到74.2%,預計明年底實現全覆蓋。

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方面,在街道(鄉鎮)養老服務中心設置全托床位,為社區老年人提供全天候全週期托養照料服務,實現“老有所養”;在街道(鄉鎮)和社區養老服務場所設置生活照料、托養護理等功能區域,為社區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醫等35項基本社區服務,實現“老有所樂”;以養老中心為統領、社區站點為支撐,依託智慧養老大數據平臺,提供線上線下居家養老服務,實現“老有所依”。

此外,我市還建成各類養老機構1453所,養老床位達23萬張,使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市發展改革委社會處處長傅倩倩提到,2019年重慶開始實施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共有11個區縣先後納入普惠養老城企聯動專項行動試點支援範圍,累計新增普惠養老床位4175張。(李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