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做強做優特色産業 持續推動農民增收

發佈時間:2021-09-10 14:45:43 來源:華龍網 責任編輯:何靜怡

“增加農民收入,離不開一個地方的産業發展,産業興則農民富。”9月8日,豐都縣龍孔鎮鎮長隆永鳳感慨道。該鎮歷屆黨委政府始終把發展産業作為農民增收工作重中之重,通過大家的不懈努力,全鎮基本形成了以柑橘為主導産業,藠頭、花生、榨菜等傳統産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同時,楠竹村被農業農村部命名為全國“第九批一村一品示範村”,“錦橙之鄉”美名遠揚;生豬養殖成為後起之秀,生豬存欄量位居全縣第一。

龍孔鎮楠竹村柑橘産業基地。通訊員李達元攝
龍孔鎮楠竹村柑橘産業基地。

柑橘産業已達2.3萬餘畝

“土地分到戶最初幾年,我家主要種植玉米等傳統作物,後來村上號召大家發展柑橘,我就在自家的土地上全部栽種了橘樹苗。”楠竹村四組村民杜永珍説,現年收入達3萬餘元。

杜永珍只是村裏農戶中種植柑橘的一個縮影。楠竹村黨總支書記何之炳介紹,楠竹是全鎮最早發展柑橘産業的行政村,通過示範帶動,目前,全村共有790戶農戶種植柑橘,累計種植面積達4800畝,基本覆蓋了轄區所有農戶,去年果農每人平均收入增加至11320元.

楠竹柑橘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迅速帶動了周邊村社發展種植。截至目前,龍孔鎮柑橘種植面積已達2.3萬餘畝,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在不斷做大做強産業的同時,品種也由以前單一的廣柑、紅桔,發展到現在的錦橙、椪柑、沃柑、血橙等多個品種。

“以前藠頭不值錢種得少,近幾年,藠頭收購價上漲到了4元/公斤,我家每年都要種植2畝左右,僅賣藠頭的收入就有1.6萬元。”金臺村二組村民李秀青説。

在金臺、龍孔、大面場等村,很多農戶跟李秀青一樣,種植藠頭成為了農業收入的重要渠道。目前,藠頭已是龍孔鎮除柑橘外的第二大種植産業,全鎮種植面積達到3500畝。該鎮的種植産業還有蔬菜、鐵花生、馬鈴薯等,發展態勢和經濟效益均非常好。

“此外,龍孔鎮的生豬養殖業不可小覷,目前,大壩村種豬場即將建成投用。”隆永鳳説。

龍孔鎮楠竹村農戶院落乾淨整潔。通訊員李達元攝
龍孔鎮楠竹村農戶院落乾淨整潔。

交通促進經濟快速騰飛

“以前,我們村不通公路,種植的蔬菜要挑到長江邊,再通過船載運到高家鎮或縣城去賣,不僅費力費時,還要破費船費。”玉溪村三組蔬菜種植大戶秦光平説。

那些年,龍孔鎮僅修通了一條到高家鎮的公路,而且還是土坯路,由於線路的原因,僅有極少部分沿線村民獲得利益。後來,龍孔鎮抓住三峽庫區移民後扶政策帶來的機遇,立即組織人力物力修路搭橋,這才修通了沿江公路,把玉溪、臨江、楠竹、鳳凰、大壩等村串連起來,從此,居住在沿江村社的村民結束了出門靠走路或坐船的歷史。

“沿江公路修通後,我們村的柑橘也打開了暢銷通道,不但可以直接運輸出去,外面的客商也可開車到家門口收購。為此,我們還在村委會前修建了柑橘交易市場,果農不出村就可以銷售柑橘。”何之炳説。近幾年,我們每年還舉辦柑橘採摘節,方便市民體驗採摘樂趣。

隆永鳳介紹,該鎮交通建設還抓住了豐忠高速帶來的機遇,使得轄區內不通公路的村社也修建了公路,一條條土坯路得以硬化,特別是大面場、大壩等偏遠落後的村如今也修通了公路。由於豐忠高速在龍孔設立路口,更是為鎮內群眾出行提供了極大便捷。

“公路通,百業興。交通促進了龍孔鎮經濟快速騰飛,也給當前正在實施的鄉村振興帶來了新活力,讓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寬廣。”隆永鳳説。

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整齊劃一的樓房,院壩乾淨整潔,房前屋後花草樹木鬱鬱蔥蔥,村裏還有便民超市、衛生室、籃球場及健身設施……這是筆者來到楠竹村採訪時眼前看到的景象。

何之炳介紹,近幾年,村支兩委帶領村民通過種植柑橘過上了好日子,為了提高大家的生活品質,居住得更加舒適,於是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組織黨員和志願者清理轄區內的生活垃圾、柴草、臭水溝、畜禽糞污等。新栽花草苗木1200株(缽),並規範了畜禽散養行為,人居環境正在改善,呈現出乾淨、整潔、清新、明亮的嶄新面貌。

楠竹村只是龍孔鎮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該鎮要求各村(社區)持續打好村莊清潔行動春季戰役、夏季戰役、秋冬戰役,發動群眾對背街小巷、房前屋後、室內外環境及公共區域進行清掃保潔,農村環境臟亂差問題得到有效遏制,人居環境持續向好。

“龍孔鎮還建立完善了垃圾處理體系,做到生活垃圾統一運送、統一處理,引導群眾養成愛清潔、愛衛生的良好生活習慣;以及通過開展‘美麗龍孔大家建’活動等,培養廣大村民樹立維護村莊環境衛生的主人翁意識。”隆永鳳説,村民富村莊美,為助推鄉村振興開新局。(李達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