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健康“隱形殺手”車內橫衝直撞

發佈時間:2014-11-13 09:15:0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林遠  責任編輯:王凡

  買過新車的消費者可能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開車門便聞到一股強烈的異味,這種味道通常不被駕駛者們所在意,但卻在暗處扮演著“健康殺手”的角色:這種氣味裏極有可能存在超標的甲醛、苯等混合物象,會使人們造成頭暈、噁心、咳喘等“乘車綜合症”,損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據了解,汽車已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車內輻射、空氣污染等看不見的“健康殺手”已經越來越被人們所了解,然而國家相關強制性標準和法規卻仍有待出臺。

  車內污染成健康隱形殺手

  隨著汽車成為人們的常備工具,其艙內環境的健康環保程度也開始為業界所關注。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在官網公佈了對汽車GPS導航産品的品質抽查結果,本次共抽查了80家企業生産的80批次導航産品,約佔全國生産企業總數的4/5,不合格産品檢出率為16.2%,共發現有13批次不合格GPS導航産品,且全部是“輻射騷擾”這一項不達標。

  在汽車裏安裝GPS已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然而車載導航的輻射與手機類似,使用輻射騷擾/輻射干擾場強不合格的車載導航産品,其輻射強度相當於一部通話中的手機,長久使用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除了輻射騷擾外,車內空氣污染問題也被認為是汽車業所面臨的一大健康挑戰。據了解,車內空氣污染主要來自於皮革、紡織品、塑膠配件、膠合劑等內裝飾材料,它們散發出的苯、甲醛、二甲苯等有毒氣體,對人體肝、腎、呼吸系統、造血器官、免疫功能等會造成嚴重危害。

  據權威機構檢測,目前市場上不少汽車車內有害物質濃度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標現象,尤其是一些中低檔的汽車超標率更高。例如,中國室內裝飾協會空氣監測中心曾對200輛車進行檢測,結果發現,若參照室內空氣品質標準,近90%的汽車都存在車內空氣甲醛或苯含量超標問題,而且大部分車輛甲醛超標都在五六倍以上,其中新車車內的空氣品質最差。國外的一項研究測試更是表明:新車出廠後,車內有害氣體濃度的揮發時間可持續6個月以上,這6個月內,可導致乘車者身體不適,嚴重時甚至還可能引發車禍。

  正因為如此,汽車車內空氣污染被世界衛生組織明確為人類健康的十大威脅之一,被美國列入人類健康的五大危害之一。

  期待強制標準出臺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上述GPS導航部分産品被查出不合格,但相關企業卻無須承擔相應責任。原因在於,我國目前尚無車內電磁輻射的強制標準,這次國家質檢總局是依據GB9254-2008《資訊技術設備的無線電騷擾限值和測量方法》和GB/T19392-2003《汽車GPS導航系統通用規範》等標準的要求對GPS進行檢測,這些標準是國家推薦性標準而非強制性標準。

  和車內“輻射騷擾”一樣,針對車內空氣品質問題,環保部與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下稱國家質檢總局)于2012年3月聯合發佈了中國車內環境標準《乘用車內空氣品質評價指南》(下稱《指南》),對車內空氣中的苯、甲醛等8種常見的車內污染物設置了濃度限值,並明確了採集檢測樣本的環境條件、方法與設備,但《指南》並非強制性法規,只是行業技術標準。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現在中國市場上很多汽車之所以在車內污染處理方面不過關,非不能而是不為。

  有業界人士稱,改善車內環境,車企必須進行生産工藝改造和技術升級以及使用環保材料,這樣必然會增加生産成本。這也導致了企業很少會主動在改善車內環境上下功夫。另外,新車出廠後,一般要等有毒有害物質釋放一段時間才能銷售,這樣不僅佔用更多庫房,也將減緩資金回流速度,再加上市場需求旺盛,很多新車從生産線直接就到消費者手裏了。

  專家認為,讓所有汽車生産廠家都主動改善車內環境品質的動力只有一個,那就是出臺國家強制性標準。

  而在前不久召開的車內空氣品質與綠色之星産品技術圓桌會議上,部分整車企業代表建議,環境保護部門和行業協會應從源頭控制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物質含量,加強對材料和汽車零部件的檢測認證,讓不達標、缺乏信譽的材料和零部件沒有市場。

  據了解,環境保護部不日將組織召開研討會,對上述《指南》進行重點修訂,目前已經在開展相關實驗,標準修訂的主要時間節點也初步確定。另外,根據環境保護部的部署,強制性的乘用車內空氣品質標準也將在2015年底出臺,2016年實施。這一強制性標準一旦實施,意味著新車的車內空氣品質如果不達標,將不能上市銷售。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