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汽車 > 滾動新聞 > 正文

電動滑板車上路誰來管(微經濟·小故事大視野)

發佈時間:2016-06-06 10:22: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王  沛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們不排斥新事物,但相應的監管不該缺失。對於監管部門來説,如何平衡安全需求和應用需求,是實現人性化管理的關鍵

  最近筆者幫人找代駕,下單不一會兒,代駕司機“哧溜”一聲騎著電動滑板車出現在面前,快速停下,敏捷地將電動滑板車折疊起來,輕鬆放到汽車後備箱——這一幕看起來是如此拉風、炫酷。

  青睞這炫酷滑板車的,還有追求時尚的年輕人,上下班時在車流量大的馬路上穿梭,好不靈活自如。

  上網一查,發現網上賣的電動滑板車各式各樣:有獨輪的、雙輪的,也有帶把手的、不帶把手的,甚至還有帶座位的,它們價格並不高。

  有人説,電動滑板車充電快捷,功率低、費電少;有人説它折疊方便,攜帶輕巧,接駁公交、地鐵十分便利。

  但是,更有人看到這種滑板車憂心忡忡:這樣的交通工具太不安全!

  目前市面上的電動滑板車車速能達到30至40公里每小時,平均重量只有6公斤左右,雖然有的配備了轉向燈、剎車板等類似機動車的裝置,但未達到機動車的標準。實際上,電動滑板車引發的交通事故也屢屢見諸媒體報道,但是責任認定仍有困難,爭議的關鍵就在於電動滑板車到底是不是機動車。儘管目前沒有全國統一、明確的法律規定,但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電動滑板車如果被歸入與滑板、旱冰鞋一樣的滑行工具,是沒有上路權的。

  隨著城市交通的迅速發展,電動車應用引發諸多問題,但統一、明確的管理規定尚未出臺。而從電動滑板車來看,儘管應用增長迅速,相關管理部門還沒有對其給予足夠關注,這不僅給城市治理造成了困擾,還給老百姓出行增加了安全隱患。

  我們不排斥像電動滑板車這樣的新生事物,但相應的監管不該缺失。同時也要認識到,以往因為電動車引起的討論,就是源於民眾有實實在在的需求,但出臺的相關規定往往一味強化安全需求,將運作速度壓得很低,這是沒有考慮到民眾的應用需求。對於監管部門來説,如何平衡安全需求和應用需求,才是實現人性化管理的關鍵。

  《 人民日報 》( 2016年06月06日 10 版)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