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汽車 > 滾動新聞 > 正文

車輛購置稅糾紛嚴重售後服務投訴量集中

發佈時間:2016-06-06 07:58: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車輛購置稅糾紛嚴重 售後服務投訴量集中

  隨著汽車的不斷普及,汽車及相關産品和服務投訴量不斷增長。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從市消保委獲悉,截至一季度,全市各級消保委共受理汽車及相關産品消費投訴1683件,同比增長7.2%。其中,汽車及汽車零部件投訴1411件,佔全部投訴近7成,同比增長11%。汽車修理及保養車險有不同程度下降。

  購置稅糾紛依舊嚴重,售後服務投訴量集中

  在購買環節,由於消費者與經銷商間資訊不對稱,由此引發的各類的問題仍是市民投訴的熱點,而代繳購置稅引發的事後糾紛更是其中最為集中的癥結。 記者了解到,由於滬牌緊張引發的“長期未拍滬牌轉外牌購置稅無法退還”、“經銷商故意不繳納購置稅産生滯納金”、“全家拍牌後發生中牌者與購車登記人不 同”等情況幾乎所有投訴者都有遇到過。

  記者從市消保委了解到,由於車輛購置稅一經繳納難以退改,一旦發生消費者因拍不到滬牌轉外牌的情況,由此産生的在滬繳納購置稅難以轉外牌的情況 時有發生,但實際上,經銷商完全可以通過更換相關購買資訊完成購置稅退還。與之相類似的是,部分經銷商為防止市民由滬牌轉外牌後,申請退還購置稅導致的工 作週期增加,選擇遲交購置稅,由此又産生購置稅滯納金,並告知消費者需由其承擔的情況,但此舉明顯涉嫌侵犯消費者權益。

  而因滬牌緊張長期未上牌導致的舉家參與競拍、額度證明使用人與車主名稱不一致的情況極為常見。消費者甚至遭遇在要求經銷商變更發票時,經銷商巧 立名目收取數千元不等的“變更發票費”。同時,經銷商擅自扣留合格證或發票、增加收費項目,如出庫費、服務費、報備費、抵押公證費等引發消費者不滿。

  同樣由於長期未上牌導致的投訴還包括,由於排放標準改變卻未被經銷商告知的情況發生損失的情況。具體表現為本市機動車實施“國五”排放標準,低 于“國五”排放標準無法辦理本市機動車牌。而經銷商在銷售時對消費者購車需求未給予充分了解和回應,也未提示消費者環保排放標準的影響,消費者購買後因無 法辦理本市機動車牌而要求退款。

  通用上汽投訴靠前,新類別汽車市場投訴有所增長

  據市消保委數據顯示,汽車類消費投訴中,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上海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上海永達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投訴量位居前三,分別為110件、91件、79件。而隨著新能源車、平行進口車的普及,這一新類別的投訴也有所上升。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其投訴也呈現增長態勢。數據顯示,有關新能源汽車的投訴中,品質問題集中在蓄電池容量虛標、續航里程虛高、蓄電池漏電等 方面。而合同糾紛方面,無法及時提車的投訴量較為普遍。據了解,這類投訴背後係由於經銷商未按約時交付,引發消費者要求經銷商承擔補助減少帶來的損失。此 外,新能源車牌照投訴也有小幅上升,經銷商拖延上牌或無牌可上,廠家拖延安裝充電樁、經銷商以未出臺上牌實施細則為由拖延上牌的現象集中出現,更有車主反 映3個月臨牌到期後仍無牌上路。

  與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相對應的是,此次統計中平行進口車投訴有所浮現。市民投訴內容主要是銷售過程不規範,平行進口車經銷商單方面加價、強制搭售 保險服務等格式條款等。此外,由於平行進口車多為高端品牌,對專用設備和技師能力的要求很高,而一些平行進口車經銷商無法保證售後維修品質,這也成為平行 汽車銷售需要完善的環節。而在上牌階段,有部分市民遭遇申領障礙。記者了解到,目前平行進口車上牌所需材料繁多,如進口車檢驗單、車輛資訊表、貨物進口證 明等。一旦資訊匹配不一致則無法辦理上牌手續。

  市消保委提示消費者注意:

  (一)部分經銷商借強勢地位牟取利益。此種情況下,經銷商往往以低價吸引消費者,待收取定金後便借強勢地位亂收費、加價銷售、強制搭售等牟取暴利。在售後服務的過程中,經銷商往往設置諸多限制條件。

  (二)關注相關政策。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補貼和上牌政策、客車額度拍賣及車輛購置稅繳納等規定需主動了解,避免經銷商不顧消費者利益盲目承諾或未告知重要資訊。

  市消保委呼籲,相關法律法規亟待完善。通過統計發現,汽車銷售行業低價惡性競爭、售後服務缺乏統一標準、維修保養不規範不透明,亟待完善汽車銷 售及售後相關法律法規。另外,隨著平行進口車的引入、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給汽車行業帶來諸多變化,須予以密切關注。汽車生産商、經銷商、保養修理服務商、車 險企業都應當嚴格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誠信自律經營。同時,我們也呼籲相關主管部門根據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並強化宣傳和監管力 度,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為促進汽車消費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