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9日 星期五

政府屢屢干預 叫車軟體為啥卻越來越火

發佈時間:2014-11-11 11:09:09  來源:蓋世汽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岳雅風

  近日,一款名為“微微拼車”的軟體受到關注。在APEC期間,車主每單可獲得30元補貼,乘客在首次使用平臺完成訂單時可享受“一元拼車”的優惠。

  網際網路時代應聲而起的“民間打車軟體”一直飽受“把黑車洗白”的爭議,各地也相繼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法規。在此背景下,“微微拼車”軟體“頂風作案”,此舉是對政策的拷問,還是順應了市場需求?

  打車軟體禁令多

  各地政府部門對打車軟體各持己見,大致分為三派:“監管派”、“取締派”、“中立派”。

  以北京、成都為代表的“監管派”從行車安全的角度出發,出臺針對性政策禁止“加價”;上海則從運營秩序的角度出臺《上海市出租汽車調度服務管理 規範》對打車軟體進行監管;而瀋陽市交通局“滴滴專車屬非法運營”一語便將自身歸為“取締派”的行列;“中立派”以廣州、杭州等地為代表,表示在打車軟體 不擾亂市場秩序的前提下,持不反對態度。

  打車軟體“應景”而生,屢屢被規定是為何?中國青年網指出,上海市交通委工作人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打車軟體爭議很大,兩款打車軟體搶佔市場的競爭行為,擾亂了社會秩序;瀋陽市交通局則以“未取得計程車汽車經營許可”為名,整治或取締“滴滴專車”服務。

  屢禁不止是為何?

  看各地政府因打車軟體相繼出臺規定,南京的哥的聯合抵制行動等現象,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但是面對政策的限制,打車軟體卻有“屢禁不止、愈演愈烈”的跡象,究其原因,市場供需佔主因。

  “加上滴滴送紅包,算下來比上街打車便宜,作為街上叫車外的另一種選擇,為什麼不行呢?”“霧霾天、陰雨天早早訂車便於回家。”面對新京報的採訪劉女士和李小姐如是説。

  《人民日報》則發表評論指出,有需求的東西,很難因“叫停”而消失,別忽略市場需求。城市生活中,“乘車難”、“停車難”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打車軟體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乘車難題,給乘客和司機帶來了方便。

  11月10日,中國青年網刊發知名IT和智慧財産權律師關於上海出臺《上海市出租汽車調度服務管理規範》的評論稱“交管部門禁止打車軟體顯示目的地,根本 目的在於解決高峰時段打車難的問題。但打車難的根源在於供需之間存在矛盾,並非打車軟體所致。”打車軟體不僅沒有給高峰時段打車難帶來壓力,反而部分緩解 高峰時段打車難的問題。

  兩大打車軟體——“快的”和“滴滴”叫車燒錢似的競爭方式被指破壞了市場秩序。但是一個市場中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供應商才是競爭的市場,競爭促使優勝劣汰,使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如果此時政府出臺各項規定以切割軟體某些功能或遏制事物發展,結果也許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微微拼車軟體的出現恰恰證實,簡單“叫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新事物的出現,往往利弊共存。在此情況下,行業管理者不能墨守成規,監管部門要包容新事物成長過程中的弊端,在實踐過程中加以調整完善才是解決之道,切勿“一刀切”。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