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日前宣佈,從2014年11月1日(週六)開始,所有在歐盟範圍內銷售的新車都必須標配車身電子穩定系統,即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
ESP成為強制標配
根據歐盟新法規,即日起所有新註冊的車輛總重量GVW(Gross Vehicle Weight)在3.5噸以下的輕型商用車、乘用車都必須配備ESP防滑系統。另外,該法規將在一年後針對其他車輛同樣適用。
歐盟新規同北美的相關法律相呼應。從2011年9月開始,美國和加拿大市場上,所有的車輛總重量在4.5公噸以下的汽車都被強制要求配備ESP。澳大利亞和以色列也頒布了類似的ESP強制標準。另外,未來數年內,日本、南韓、俄羅斯和土耳其也將相繼加入ESP強制標配的行列。
值得引起重視的是,類似ESP等技術是構建汽車主動安全的基礎,也是未來自動駕駛車的根基所在。
博世公司提供的資訊顯示,在歐盟成員國(當時有25個國家),僅2011年一年ESP就阻止了33,000起交通事故發生,挽救了1,000多條生命。儘管當時只有大約40%的汽車採用了ESP。再往前,從1995年問世發佈以來,據估計ESP已經累計在歐洲制止了190,000起車禍,大約超過6,000人免於喪生。歐洲在ESP普及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據統計2014年歐洲84%新車應用了ESP,而全球範圍內比例是59%。
ESP防滑系統如今被視為僅次於安全帶之後最重要的汽車安全組件,在博世等利益相關方看來ESP甚至重要程度更勝於安全氣囊。博世從1995年開始投産ESP,迄今累計産量超過1億套系統。
包括博世底盤系統控制業務部總裁Gerhard Steiger在內,諸多供應商高管均表示看好ESP在歐洲以外的發展前景。根據供應商巨頭內部研究,在打滑造成的車禍中,倘若車輛都配備了防滑系統,則超過80%都可以避免。
ESP工作原理
從供應商資料看,ESP每秒鐘使用25次感測器獲取資訊,通過比對判斷車輛是否按照司機控制的方向行駛。倘若測量數值不能匹配,則防滑系統將介入,首先削減發動機扭力輸出;如果這種情況依然不能充分杜絕事故,則將針對各車輪進行制動,産生足夠的反作用力,保持車輛不會脫離路線。
從邏輯上説,ESP是ABS防抱死系統的進一步發展,後者誕生於1978年。如今ESP的功能遠超過單一防滑作用,可以實現一系列效果,包括在上坡路防止後滑溜車,以及防止SUV和輕型商用車等重心較高的車輛側翻等。在許多駕駛員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功能中,ESP也扮演了重要角色,這也是當前ESP仍在持續開發演進的原因。
博世等供應商將ESP作為一種模組化概念,適應各種條件和需求,包括開發價格可承受的ESP系統,用於新興市場的入門級車輛;專門為商用車打造ESP系統;以及為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開發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