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發改委去年開18億反壟斷罰單 曾引發車企降價

發佈時間:2015-02-15 08:54:23  來源:新京報  作者:劉素宏  責任編輯:王庭

  發改委2014年開出了18億反壟斷罰單,涉及汽車、水泥、眼鏡、保險業等多個領域。2月13日,發改委公佈了2014年反壟斷結果,先後查處了汽車及零部件、保險、水泥、眼鏡等一系列價格壟斷案件,共處罰款約18億元。

  根據發改委公佈,去年18億的反壟斷罰單包括了汽車壟斷案3件,共處罰款超15億元;保險業壟斷案1件,共處罰款1.1億元;水泥壟斷案1件,共處罰款1.14億元;眼鏡壟斷案1件,共處罰款1957萬元。

  2014年8月20日發改委宣佈,對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的12家日本企業罰款約12.4億元,成為迄今為止我國罰款額最大的一起汽車反壟斷案。

  為何反壟斷罰單集中在汽車企業?發改委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曾公開表示,發改委調查處理的絕大部分案件都來自於舉報。如果在一個時期,某個領域和行業,尤其是與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民生領域和行業,投訴舉報比較密集,就有可能成為調查的重點。

  這三起汽車壟斷案涉事車企以日本企業居多。據了解,日韓作為新興汽車強國,對於本國零部件的保護已成為傳統,日係企業在精密零部件領域擁有技術領先優勢。業內人士認為,汽車零部件的核心技術由2到3家企業掌控,因此形成價格協議較為容易。

  汽車行業反壟斷帶來部分車企降價。在去年的汽車反壟斷風波中,捷豹路虎中國表示對旗下三款車型的廠商指導價平均下調人民幣20萬元,隨後奧迪、賓士、克萊斯勒也紛紛下調零配件價格和進口車售價。對於做出這一決定的原因,各家車企均表示是為了配合發改委正在進行的反壟斷調查。

  - 相關新聞

  52項商品和服務價格去年放開

  新京報訊 (記者劉素宏)2月13日,記者從發改委獲悉,2014年以來已放開52項商品和服務價格,其中11月下旬以來放開了26項。價格改革呈現出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大幅減少政府定價範圍的趨勢。

  2014年可謂價格“放開年”,放開領域涉及鐵路、民航、港口、電信業務資費等多個涉及國計民生的領域,還包括報關、專利代理、房地産和土地價格評估、會計師、稅務師、律師等專業服務價格。

  發改委同時指出了下一步的價格改革工作的重點,分別是進一步放開價格、修訂政府定價目錄;完善資源環境和鐵路運輸價格形成機制;全面實行居民生活用水、用氣階梯價格制度;建立科學規範透明的價格監管體系。

  發改委表示,放開價格,更大程度讓市場定價,有利於調動經營者積極性,撬動社會資本加快進入相關領域,激發市場活力;有利於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保障消費者選擇權利。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