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0日 星期六

成本優勢喪失 消費升級 自主突圍面臨三挑戰

發佈時間:2014-11-26 08:38:53  來源:蓋世汽車網  作者:何芳  責任編輯:岳雅風

  11月25日,“中韓汽車産業發展”研討會上自主品牌十二連降、中國汽車出路、南韓汽車的前車之鑒等話題成為熱點。

  “中國汽車的根本出路是打造自己的品牌,而打造品牌的根本是品質,而且要建立打造高品質的體系。”作為中國自主品牌代表出席會議的奇瑞公司董事長尹同躍表示,“我們之前也花了很多錢搞技術創新,但是後來發現技術創新不一定能幫企業建立核心競爭力,而建立體系就可以給企業建立核心競爭力。”

  面對與日俱增的政策壓力,國家資訊中心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則在大會上呼籲,技術政策要與自主品牌技術進步的步伐保持均衡,以便為自主品牌留時間。“以環保標準為例,應該首先淘汰整體存量裏高度污染的車輛,而不是一刀切地全部要求達到國五標準。”

  徐長明同時呼籲,在符合WTO規則的前提下,盡最大努力為自主品牌騰出發展空間,比如黨政機關的公務用車、事業單位與國有企業、出租和租賃用車儘量考慮自主品牌,與此同時,政策支援要具有普惠性,不要過於向國有企業傾斜,而要兼顧民營企業的利益。

  雖然在今年9月份,自主品牌結束了十二連降,市場份額同比回升0.2%,但長期來看自主品牌還面臨三大挑戰。

  首先,自主品牌相對成本優勢下降,外資品牌規模成本優勢與要素價格,合資優勢上升且價格深度下探,例如東風日産、上海通用、北京現代等合資企業車型的價位已經下探到5萬到6萬的區間。另外,汽車綜合使用費用(包括限購、拍牌、油價、停車費等因素)的提升不利於低價車的發展。

  第三,一二線市場消費需求升級加速,自主品牌適應難度加大。以北京為例,自主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從2010年內的20.3%下降到2013年的10.9%,豪華車的佔有率同期從10.4%上升到21.5%。北京市場A0級以下車型的佔比從2010年的17.9%下降到2013年的8.9%,同期B級以上車型的佔有率從32.5%上升到46.2%。

  國家資訊中心調研顯示,自主品牌製造與合資品牌品質相當車型,成本卻高於合資品牌。

  調研同時發現,自主品牌一方面品質在提升,與合資品牌的差距在減少,但是品牌力卻在下降,究其背後的原因是,自主品牌雖然新車品質在提升,但是車輛的耐久性依然與合資品牌存在很大差距。

  徐長明認為,自主品牌必須走提升品質的道路。 未來若干年,從生産角度講,中國將結束要素驅動(完全靠價格競爭,低成本、低品質)而進入效率驅動階段 從需求角度講,我國的每人平均GDP還在快速增長,消費升級將在更大範圍內發生。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自主品牌都出現了十二連降,北汽自主今年前十個月的銷量是236921輛,同比增長74.8%。談及自主品牌的十二連降的原因,北汽股份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梁國鋒告訴記者,“自主品牌的十二連降的根本原因是三年前沒有把握好市場脈絡導致,自主品牌的競爭是鏈與鏈的競爭,而最根本的還是産品品質的競爭。在品質上,北汽內部做控制,所有的數據基本和合資品牌達到一致水準。”

  “很多自主品牌都是葉公好龍、欲速則不達、在追求銷量和利潤的同時犧牲了品質,導致惡性迴圈,但是這種低質低價是走不遠的,在銷量上我們要耐得住寂寞,但是在品質上我們絕對不能耐得住寂寞。”尹同躍告訴記者,“奇瑞在2010年如日中天的時候,做出了轉型,有人認為我們瘋了,實際上是我們在反思自主品牌的出路,開始向注重品質轉型,品質不達標就推遲上市。”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