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發改委發起的汽車行業反壟斷調查,代表超過100家歐洲汽車零部件製造商以及相關企業利益的中國歐盟商會近日發文表示,力挺中國政府打擊汽車市場中的壟斷行為,要求整車廠商放開對中國汽車零部件銷售的把控,並建議政府在政策層面打破整車廠商零部件銷售的限制範圍。
汽車製造商把持零部件銷售
中國歐盟商會表示,汽車製造商控制了中國的零部件市場和其他售後服務領域,導致經銷商和消費者需要支付更高的價格。中國歐盟商會在一份表明立場的文件中指出,目前零部件的供應完全受汽車生産企業控制,只售予其授權的經銷商,導致零部件價格過高,迫使分銷商普遍需要承擔維持汽車和零部件庫存的負擔。
在實際操作中,4S店將挂以汽車製造商編號的零部件以極高的價格銷售給用戶,而其零部件供應商將挂有自身品牌和編號的相同零部件銷售給獨立的維修店。即使在製造工藝上這些零部件完全一樣,在國內,4S店的銷售價格通常會高於獨立維修店兩倍以上。但是在歐洲,兩種銷售渠道的價格差距不會超過20%。
實際上,零部件供應商對於汽車製造商的壟斷行為早有不滿,但是出於對汽車製造商的依賴,零部件供應商也只能選擇忍而不發。業內人士表示,零部件供應商可能害怕汽車製造商對其施以報復性商業行動,因此在面臨限制性操作時不願發佈非保密聲明或投訴。中國歐盟商會表示,汽車製造商應與零部件供應商得到平等待遇,同時具備全面介入汽車售後市場的能力,讓消費者能夠以較低的價格購買到高品質的汽車零部件産品。
零部件價格下調“敷衍了事”
此前,在反壟斷大棒揮下伊始,眾多汽車製造商均選擇下調零部件價格以示回應。然而,在巨大的利潤和相關法規缺失的情況下,此番降價有些敷衍了事。
今年7月以來,賓士、寶馬、奧迪、捷豹路虎等汽車製造商宣佈對原裝零部件價格進行下調。但是,從官方給出的具體零部件來看多為非易損件。一位經銷商坦言,從官方給出的具體零部件來看,只是對一些不太容易損壞的零部件進行了價格調整,即便車輛出現事故需要更換這些零部件,由於車輛都已投保,該費用也會由保險公司承擔,降價的實際意義並不大。
業內人士表示,汽車製造商敢於在宣佈降價後遲遲未動,源於在法律層面上並未打破汽車製造商在售後市場中的壟斷地位。據了解,《汽車産業發展政策》及其執行措施《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中,賦予汽車製造企業旗下總經銷商具有指定或選擇授權分銷商在中國進行銷售和售後市場服務業務的獨家權利。對此,中國歐盟商會建議,應該修訂現行的《汽車産業發展政策》和《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確保汽車售後市場服務的競爭均衡、自由性。
相關法規亟待出臺
針對《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在法律層面對汽車製造商壟斷上的支援,8月1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出《工商總局關於停止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的公告》,此舉打破了《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對汽車經銷商授權的規定。業內普遍認為,隨著反壟斷調查的不斷深入,中國將全面整頓汽車製造商分銷和出售汽車以及汽車零部件的方式。
對此,中國歐盟商會認為,在修訂《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的同時,汽車製造商對零部件供應商施加的直接或間接的制約,構成了壟斷協議或約定,限制了自由競爭,這也是現行《反壟斷法》中所禁止的。中國政府應該施行一套嚴格的勸阻式執法體系,應用《反壟斷法》的相關規定,確保汽車售後市場業務向所有設備供應商開放。
對於中國歐盟商會在汽車反壟斷調查上給出建議的實際作用,業內普遍表示有待觀察。“中國歐盟商會在汽車反壟斷上的表態,對於打破汽車零部件壟斷具有正面意義,而且也確實亟待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然而由於現行法律法規已實施多年,受相關技術規範及歷史因素等影響,緊靠行業組織的呼籲,難以在短期內改變現狀。”全國乘用車資訊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