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雷諾國産難抵邊緣化 入華二十載磨難多

發佈時間:2015-07-22 08:50:3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王嬋  責任編輯:王庭

  東風雷諾執行副總裁胡信東表示,“受産品線老化、經銷商盈利困難等因素的影響,今年1-5月份雷諾的銷量和我們的預期確實有差距。”

  東風雷諾陷入了兩難境地,經銷商不足,滿足不了産能消化需求;經銷商增加,壓力又更大,這似乎成了惡性循壞。

  網友對雷諾的評論:“不怎麼樣,路面上跑的並不多,不夠大氣,地地道道的外國車,達不到中國消費者要求…“

  雷諾,這個在歐洲有一定口碑的汽車品牌,如今在中國市場已成為鮮有人問津的小眾品牌。尷尬的銷售數字、欠佳的口碑,使得雷諾品牌在中國的地位日漸邊緣化。

  碌碌無為 新車難扭僵局

  雷諾品牌自1994年進入中國以來,一直表現平平,鮮有可圈可點之處。今年5月,雷諾進口車在華銷量為 2545輛。出現高達42%的降幅。

  雷諾汽車集團日前表示,由於中國及南美等市場新車銷量有所下滑,預計本年度全球新車銷量增幅可能僅為1%,無法達到此前預測的2%。但實際上, 雷諾在中國的銷量對比全球來看可以説“微乎其微”,根本不會影響其全球新車銷量。2014年,雷諾全球銷量達到271.2萬輛,而在中國的銷量僅為3.4 萬輛,在華銷量僅佔全球銷量的1.3%。而這3.4萬的銷量還同比增長了26%,可見雷諾在中國進口車品牌中的競爭力明顯一直處於劣勢,並在日新月異的汽 車市場中越來越難有轉機。

  東風雷諾執行副總裁胡信東表示,“受産品線老化、經銷商盈利困難等因素的影響,今年1-5月份雷諾的銷量和我們的預期確實有差距。”按照東風雷 諾汽車總裁達業的構想,2016年雷諾的目標是要售出東風雷諾生産的15萬輛汽車。然而從目前的情況看,要在兩年時間內實現從3萬多輛到15萬輛的跨越確 實難度極大。

  雷諾進口自引入中國,始終不大成功,包括新上市的卡繽、風景等,雷諾目前雖有8款進口車型,但銷量絕大部分集中在科雷傲一款車上。科雷傲早在7年前便已投放中國市場,而今已成為老齡車型,並在日益激烈的新車競爭中慢慢沉沒。

  雷諾卡繽

  今年6月,雷諾引入了海外銷量冠軍卡繽,企圖改善主力車型老化、産品結構過於單一等問題,也為國産SUV車型Kadjar鋪路。

  “卡繽的引入將為東風雷諾未來的産品奠定基礎。”東風雷諾銷售市場部部長熊毅此前在接受中國經濟網採訪時表示,“卡繽的目標消費群是85後年輕 人,在行銷舉措上,我們的確需要一些創新。不管是從提升整個品牌認知度方面還是夯實産品基礎的角度,卡繽都是最適合當下引入的産品。”

  但是這款“前衛車”的前景似乎並不樂觀,卡繽憑藉清新活潑的外觀也許確實會吸引很多年輕消費者,但要面對諸如廣本繽智、現代ix35、標致2008等車型的競爭,而且這些競爭車型都已國産,在國內也已有完備的産銷供應鏈。卡繽的引入似乎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國産化前景幾何

  雷諾在中國市場中幾經波折,至今仍未誕生國産乘用車型。

  其實早在雷諾品牌進入中國之初,就選擇與三江航太集團共同出資成立三江雷諾汽車公司,但僅僅是商用車項目,而乘用車項目卻一直徘徊在中國市場的大門之外。直到2013年12月,雷諾與東風達成合作協議,才讓雷諾在進入中國將近20年之後終於將實現國産,有了新的希望。

  然而與東風合資之後的一年半,東風雷諾也並未推出任何新産品。直到上個月,東風雷諾的武漢工廠下線了其第一輛國産SUV車型Kadjar的試製車,並預計將於明年年初上市。另外一款SUV車型,也將會在2016年9月實現量産。

  但東風雷諾在進口車型國産化佈局上,與其他合資公司的選擇截然不同。其首款國産化車型,沒有按照常規思路選擇銷量最高的科雷傲,而是選擇了尚未引入中國的Kadjar。在目前的形勢下,風險似乎更大。

  據了解,東風雷諾乘用車在武漢的項目目前只具備生産SUV和MPV的資質,暫無轎車生産資質,這令雷諾十分糾結。雖然SUV目前發展態勢十分迅猛,但車型過於單一化也會直接影響雷諾的國産化前景。

  面對中國汽車市場微增長的新常態,東風雷諾執行副總裁胡信東表示,東風雷諾不懼車市調整期,國産車型的計劃和産能也不會調整,“東風雷諾非常善於在微增長中展現競爭能力,即使在新常態的車市中,東風雷諾也相信成績會比以前要好。”

  隨著各大合資品牌價格的持續下探、自主品牌SUV的奮起直追,東風雷諾國産後生命力如何,實在不好預測。

  經銷商壓力增加 陷入兩難

  實現國産後,東風雷諾年産能15萬輛的規劃對於雷諾定位來説似乎並不算很高,但由於大部分雷諾車型滯銷,一些經銷商已經撤走,從目前東風雷諾擁有的106家經銷商來看,要支撐起15萬的産能還是有很大困難。

  而且雷諾目前在全國的4S佈局遠落後於對手。目前全國的雷諾4S店數量不到100家,在北京僅有2家。而這將對未來新車型的推廣産生一系列的影響。

  記者從雷諾4S店獲悉,由於品牌競爭力較弱,並且較小眾,每天來店裏看車的消費者非常少,無論是平時還是週末。卡繽未上市前,雷諾4S店銷售的主力車型只有科雷傲一款,而風朗和塔利斯曼等車型幾乎無人問津。

  有經銷商知情人士表示,“按照目前的銷量,單店銷量很難維持經銷商的運營。東風雷諾眼下最大的問題仍然是銷量如何短時間內快速提升。”所以,如何穩住經銷商體系的“軍心”並擴大隊伍,仍是東風雷諾急需解決的問題。

  東風雷諾目前確有擴網計劃,隨著2016東風雷諾首款國産車型Kadjar在中國正式上市,東風雷諾希望在2015年能夠建成將近150家,2016年底要增加到200家。

  記者了解到,曾經雷諾的考核指標只和銷售掛鉤,與採購無關,不考核進貨量。而自2014年4月,來自東風日産的團隊正式接手雷諾中國管理權以來,廠家訂單量成了經銷商的重要考核標準,經銷商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就目前情況看,東風雷諾陷入了兩難境地,經銷商不足,滿足不了産能消化需求;經銷商增加,壓力又更大,這似乎成了惡性循壞。東風雷諾雖然進入中國時間很早,但由於佈局缺乏前瞻性,合資之路受阻,在華努力已經為時已晚。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