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所説的輪胎經銷商管理問題匯總,是站在輪胎廠家總部的層面,而非廠家輪胎業務人員的角度。也就是説,這是需要輪胎廠家老闆來思考和面對的,不能簡單認為這只是業務員的事情。當然,從輪胎批發商的角度是如何管理輪胎品牌組合(另有文章)。
雖説存在行業區別,各輪胎廠家之間也有很多不同,但是,在面對輪胎經銷商管理問題上,共性的問題還是有不少的。諸如:
一、堅持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共性率幾乎達到百分之百,輪胎經銷商不好管,輪胎廠家們幾乎是不約而同的指責輪胎經銷商如何如何,抱怨市場環境如何如何,或是説競爭對手如何如何,幾乎就沒有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的,有些時候,還是廠家銷售負責人帶頭,甚至是輪胎廠家老闆帶頭,強調在外部,在別人身上找原因,堅持自己的無錯論,既然高層帶頭這麼認為,那麼下面的輪胎廠家業務人員就更是如此了。
二、對輪胎經銷商的不夠了解
輪胎廠家對輪胎經銷商的了解程度,看看經銷商檔案就行了,只要檔案的字段數量少於三十個,基本上即可判斷了解程度太淺,沒有足夠深入的了解,就沒法掌握經銷商真實情況與特性,也就無法保證做制定的輪胎經銷商政策有針對性。針對性無法保證,那這效果也就無法保證了。
三、堅持使用輪胎廠家的價值觀和思維模式
輪胎廠家是企業,強調發展與進步,注重戰略規劃與全局。輪胎經銷商更是的實質是個體戶,喜歡短平快,守住當前的收益是首要前提。這裡面沒有誰對誰錯,只是存在巨大的差異,若是輪胎廠家忽視這種差異的現實存在,只顧自己的單方面角度,不考慮經銷商的價值觀和思維模式,雙方就會持續不斷地出現糾紛和矛盾。
四、試圖去直接改造輪胎經銷商
嚴格意義上來説,輪胎商業活動的過程,就是改造對方的過程,輪胎消費者的購物取向就是被輪胎廠家不斷在改造的,對於輪胎經銷商,廠家自然也想進行改造,以期早日實現“廠商價值一體化”,於是各類洗腦課程,樣板宣傳,現身説法,乃至安排一些經銷商當眾喊“萬歲”之類手段頻頻出現,若是這麼折騰幾下,就能實現對人的改造,那這輪胎廠家完全可以組織起百萬雄兵,去幹一番更大的事業去了……
人是可以被改造的,但是,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直接改造,甚至想通過一場洗腦式的培訓課就能改變,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在極端的強制環境下,例如把經銷商關起來,三天不給飯吃……
五、忽略真正的執行者
輪胎經銷商老闆只是進貨的,輪胎經銷商的業務員才是賣貨的,輪胎廠家的種種管理手段或是商業政策,只是作用在經銷商老闆身上,最多也就是解決了進貨的問題。但是,這貨進回來還得要賣出去啊,賣出去的事情就集中在經銷商業務人員身上了,那麼,輪胎廠家對經銷商的業務人員,有針對性的措施嗎?在渠道利益分配機制上,有考慮過經銷商的業務人員嗎?
六、輪胎利潤單一化
到現在,仍然有很多輪胎廠家認為,我們給輪胎經銷商帶來了産品,輪胎經銷商把産品賣了就能賺錢,賣的越多,賺的就越多,甚至有輪胎廠家把自己的産品定位為賺錢機器,輪胎經銷商只要是接到廠家的經銷權,就是拿到一個賺錢的機器,所以,輪胎經銷商只要聽廠家的話,把廠家的産品賣好就足夠了。那麼,除了産品之外,廠家還能給經銷商帶來其他利益形式嗎?
七、管理手段與其他廠家同質化
也許輪胎廠家本身的經銷商管理體系並沒有什麼明顯的錯誤,但是,眾多廠家的輪胎經銷商管理體系普遍雷同,基本上換湯不換藥,這管理體系同質化,必然就會導致管理結果同質化,而且很容易被經銷商反制和利用。
八、沒有關注到經銷商本身對需求的變化
需求決定價值,把握輪胎經銷商的需求所在,廠家才能設計好針對性的合作體系,可問題是,經銷商的需求本身是變化的,早期的經銷商,需求的只是産品,後來發展到需求品牌影響力,需求廠家的投入與支援,現在又開始出現運營和管理技術引進的需求。那麼,作為廠家,有關注到輪胎經銷商需求的多樣化和新變化嗎?包括如何來對接這些需求嗎?
九、只是依靠業務人員個人的精力和專業能力
具體的輪胎經銷商管理工作,自然是各市場的輪胎廠家業務人員具體來對接和執行,有些輪胎廠家高層就認為,既然是輪胎業務人員在負責經銷商的管理工作,那麼,輪胎經銷商管理方面出現什麼問題,讓業務人員自己去想辦法搞定。可是,輪胎廠家業務人員的個人專業能力水準和精力時間都是有限的,從個人工作能力的角度來説,極少有廠家業人員,在不依靠總部支援的前提下,自己一個人就能把輪胎經銷商搞定,或者説,有這樣的技術水準,估計人家也就自己當老闆了。
嚴格來的説,當前常説的各類經銷商管理問題,已經不是問題,而是結果!已經被搞成這個樣子了。並且,這些情況恐怕在三五年前就已經出現了,一直拖到現在,一直就沒深入研究問題的根源,也沒設計成體系的解決方案,大多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能拖就拖,能蓋就蓋,難道還要等下去?若是輪胎廠家業務人員或是銷售部門負責人一直在拖,倒也罷了,作為輪胎廠家老闆,你還敢繼續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