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海岩談紅木傢具收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1-03 20:37:20 | 出版社: 《收藏投資導刊》雜誌

2013年11日30日,作為2013年匡時秋季拍賣會體驗季重頭戲的品牌講座“博物志”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二層報告廳隆重舉行。“博物志”第一場講座邀請了著名作家、收藏家海岩先生講述紅木傢具的收藏。海岩先生以中國傳統傢具文化的緣起為切入點,結合自己多年的古典傢具收藏經驗,圍繞紅木傢具的文化含義和材質鑒別,與大家分享了多年的經驗與心得,講述了一場“風花雪月”的收藏故事。

明式傢具為何是中國最高等級傢具?

中國傢具發展的歷史已有三千多年,如果把竹蓆、篾席也算作傢具,中國傢具的歷史可以上推到五千年前。中國傢具歷史上最高等級的一直是漆式傢具,為什麼到了現代,硬木傢具變成了中國最高等級的傢具呢?尤其是明式的黃花梨傢具長期以來佔據著傢具拍賣的世界記錄。在明代,漆式傢具仍然是宮廷主流和最高等級的傢具。明代晚期,明式硬木傢具特別是以黃花梨為主要木材的硬木傢具也僅僅是江南文人的時尚創造,雖然貴重,但是卻沒有成為主流。換句話説就是明式傢具並不是明代傢具的代表。但是,近一百年來,明式傢具在西方受到收藏推崇,這是因為它和西方極簡設計的追求非常吻合,所以我們常常聽到學者在説明式傢具是西方現代極簡設計的鼻祖,對西方現代極簡設計特別是極簡傢具有啟蒙的價值。這是因為,近百年來中國文化處於邊緣和弱勢,所以凡是主流文化追捧的事物和觀點,中國的學界、收藏界、知識界都會跟風。比如諾貝爾獎事件,莫言他們家的老玉米都給掰光,連磚頭也給撬走了,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的作家是因為得了諾貝爾獎而會引起如此強烈的追捧。所以這就比較好理解為什麼黃花梨傢具會變成中國主流文化當中認可的最高等級的傢具。

地位漸升的紫檀家

儘管如今市場上紫檀原料價格不如黃花梨,甚至會差上10倍,但是紫檀在中國歷史上卻是等級最高、價值最高的木材,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有一些宮廷古董傢具價格會高於黃花梨傢具的原因所在。我不是因為今年匡時拍賣中的紫檀傢具拍品多,黃花梨傢具拍品少才這麼説,我一直都是這個觀點。那為什麼紫檀木料和新紫檀傢具是便宜的,而偏偏以紫檀為材料的古董傢具要貴呢?這要從中國傳統傢具的門類説起。中國傢具分為三大門類:蘇式、廣式、京式。蘇式傢具是明式傢具的主要代表,它是産生在蘇州地區的文人傢具,比如黃花梨傢具;京式傢具主要代表作是故宮的宮廷造辦處生産的傢具,大多是為了滿足帝王的要求,比如紫檀傢具。滿清憑靠軍事上的勝利開始統治中國,但是他們在地域更遼闊的漢族居住地面前,在低文化統治高文化、低經濟水準統治高經濟水準、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情況下,滿清的統治者內心肯定會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和恐慌感。也正是如此,滿清的帝王就選擇紫檀這樣一種莊嚴、大氣、沉穆的木材來作為宮廷傢具的製作材料。雖然文化程度偏低的清代統治者特別喜歡主題外露,比如會在傢具上雕龍、雕鳳,刻上吉祥萬代、江山永固之類的字跡,他們不像明代的文人,講少即是多,空納萬境,推崇良材不雕、良材不漆,就欣賞天然的東西,不喜歡過多的人工附加在上面。這也是為什麼在我們文化人的收藏領域有“十清不抵一明”的説法,這主要是受西方的影響。他們看不起清朝傢具,他們覺得紫檀雕得太繁複了。其實這都是偏見。另外,紫檀是所有木料中最適合雕刻的木料,在其他木材上做雕刻的紋飾容易於多年後出現斷裂,但紫檀就算是橫刀豎拐,也沒有問題,並且可以雕刻得非常細。因此,紫檀在清代變成了“王者之木”,成為了排在第一位的木材。到了清中期,紫檀傢具雖然不像黃花梨傢具那麼簡潔,但是它莊嚴、大氣、華麗、複雜。康、雍、乾三朝帝王時期,由於帝王喜歡京式的傢具而吸引大量知識階層、藝術家、能工巧匠投身於紫檀傢具的製作和研究當中,把紫檀雕刻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所以清式的紫檀傢具尤其是宮廷傢具也必然是中國傢具史上的第二個高峰,與明式傢具並置的藝術高峰。近幾年,清代紫檀傢具的地位漸漸上升,這也是西方收藏界和資本炒作的結果。西方幾個大的拍賣公司代表著文化的主流意識爆炒中國的宮廷系列,尤其是清宮系列,這也帶動了中國收藏界對清式傢具的追捧。很明顯,世界上中國傳統傢具的拍賣記錄已開始改由紫檀傢具領銜,今年一個西方人的紫檀櫃拍了將近9400萬,這真的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收藏紅木傢具應該注意什麼

買古董傢具,第一要看路份,是文人傢具、宮廷傢具還是普通老百姓的傢具?一般路份好的都是不錯的傢具,型、藝、材都好。所以説,在收藏上應儘量選擇文人和宮廷用的,不選老百姓家裏的或者是“土豪”家裏的。第二看材質,如果用的是黃花梨木而不是櫸木,價格必然會高很多倍。第三要看修配程度,哪兒壞過、修過,同樣差不多的東西定價高的修配程度肯定會少。第四是要考量著錄是否傳承有序。王世襄的一個筆筒怎麼能夠拍到5000多萬?他的一個小條案怎麼能夠拍到2000多萬?這就是流傳有序和藏家來頭及地位決定的,王世襄就是商業噱頭。比如你今天在這兒買了件藏品,隔幾年想再賣的時候一定要寫“匡時2013秋拍”,這就是著錄。所以説,誰收藏過,曾經在哪兒展覽過、在哪兒拍賣過都是收藏中的重要考量因素。但是,選擇收藏新傢具就有另外的規則。新傢具要從木材、人工、儲運、銷售的價格來進行判定。現在新的黃花梨木材每噸大料在2000萬至3000萬左右,小料單説。比如一米長的料是10萬塊,1.2米的料不是12萬而是20萬。舉例來説,10個一克拉的鑽戒不等於一個10克拉鑽戒,所以一旦你有一個10克拉的鑽戒千萬不要砸碎成10個一克拉的鑽戒,那就虧大了。紫檀現在的價格是60萬到300萬之間,紅酸枝木價格在10萬到60萬之間。另外還要看所選的材料是老料還是新料,要看是圓材、方材還是板材。近些年,由於對料的追求又生出了北部料和南部料,還分油梨、黃料、紅料等等。並且受手串文化的影響,現在對紫檀的材料也是細分得很厲害,有牛毛紋紫檀、金星紫檀、雞血紫檀、豆醬紫檀,現在由於中國人的拜金主義致使金星紫檀比一般的紫檀要貴一倍到兩倍。過去收傢具的人認為金星紫檀是差的,因為樹脂外漏,一般認為最經典的是牛毛紫檀,也有人説犀牛角紫檀要更堅硬一些,豆瓣紫檀特別稀少等這些都應該是新傢具藏家好好研究的地方。

海岩對話紅木傢具收藏愛好者

問:如果從硬木傢具歷史來講,越南黃花梨應該早于海南黃花梨,為什麼現在大家都普遍認為海黃比越黃價值高?是不是一種誤讀呢?

海岩:主要是商業上的炒作。前些年,有一部分擁有海南黃花梨的商家在極力地貶低越南黃花梨,認為海黃才是最好的黃花梨。就木質而言,絕大部分的海南黃花梨要比越南黃花梨更細膩和油潤,但是也有少數的越南黃花梨並不比海南黃花梨差,甚至還要好。比如《西洋朝貢典錄》《本草叢新》《博物要覽》等都記載了越南向中國大陸供應、進貢或者是貿易花梨(當時黃花梨就叫花梨)。從老傢具的款型和木質上來看,有相當多的是越南黃花梨。過去有一些專家認為凡是老傢具必是海黃,我是不贊成這個説法的。前不久受邀和張德祥先生、馬未都先生去故宮傢具庫做考察。因為故宮很多傢具都是沒怎麼使用過的,不像散落在民間的傢具被曬過、水浸過,所以很容易看出所使用的木材是海南黃還是越南黃。當時看到一個圓角櫃,我就問張先生這是海南黃還是越南黃,他説可能是越南黃,但是湊近仔細觀看卻發現這個圓角櫃的頂部明顯是由海南黃打造的。一般來講故宮造辦處的匠人是很講究的,怎麼會出現把好的材料放在頂上,把壞的材料放在門面上的情況呢?這其實是説明在古的時候,海黃與越黃在使用尊貴上是上下無差的。所以,我認為在老傢具當中不必分海黃和越黃。但是,新傢具絕對不能看錯的就是材料,要區分出海黃和越黃,因為新的海南黃和越南黃要相差1倍至1.5倍的價格呢。

問:今天主題是紅木傢具,您對現在市場上比較熱火的金絲楠木怎麼看?它跟黃花梨及紫檀相比,收藏前景如何?海岩:首先,金絲楠不是紅木,不是硬木,它是軟木。軟木也叫柴木,就是燒柴火用的,有點兒貶義的意思,所以過去金絲楠有“柴木之王”的稱呼。它在歷史上主要用於建築、造船、牌匾、箱櫃和棺材。做傢具比較適合做箱櫃,因為它是樟科,有香味,這個味是驅蟲的,以免字畫和衣服不著蟲子。這幾年,金絲楠被炒作的太厲害了。我本人很喜歡金絲楠,我也收藏金絲楠,有一間屋子我是專門用金絲楠佈置的,但是在歷史上,金絲楠沒有紫檀、黃花梨和紅酸枝這樣的地位。現在,有人吹捧金絲楠是皇帝專用的傢具材料的説法完全沒有依據,是商業炒作。因為在南方就可以看到大量民間使用的器物都是金絲楠材質的,所謂皇帝專用僅是指被用來建造宮殿,因為梁柱的材料一定要耐腐才行。從雲貴、四川這些金絲楠産地運到京城是多麼浩大的工程,非皇家不能為之。假設運輸不太成問題的話,金絲楠木本身相比其他紅木材質並不算稀缺,因為金絲楠是速生林。另外,金絲楠是軟木,做傢具榫鉚結構不能耐久,所以説歷史上凡是比較尊貴的人家是不會選擇用楠木做傢具的。再有,楠木被認為是最好的壽材,可能因為心理忌諱而不太適合做傢具。問:如果想新涉足紅木傢具收藏,您會建議應從哪種紅木開始收藏?

海岩:首先要看你是科員還是科長,是處長還是局長或者是部長。因為購買力是不一樣的,一般的老百姓我是主張收藏紅酸枝木。但是收藏紅酸枝木比較麻煩,因為紅酸枝木由於品種的不同其在價格上甚至會相差數十倍之多。比如一般的紅酸枝現在每噸在一萬到兩萬之間,膠質黃檀卻在60萬左右一噸。我認為膠質黃檀有廣大的升值空間。

總結來説,收藏必須記住四個要素,缺一不可:第一美麗;第二稀有;第三耐久;第四純粹。一個東西的美要經得住考驗才叫真的美,比如要有百年以上歷史承認的美,或者是在全國甚至是全世界範圍所承認的美;稀有就是資源不可再生,很多東西雖然很美,但是太多了,街上隨便買就一堆,那就沒有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耐久是指世代傳家,是財富的傳承;最後就是純粹,收藏品不能如B貨一樣加上亂七八糟的東西,更不能像C貨一樣既加東西又加色,傢具也是一樣的道理,比如有的傢具是拼拼補補的,那就不夠純,必然會影響它的收藏價值。所以説,這四條缺一不可。

(整理/本刊記者呂佳靜)

下一頁張大千作品還能“火”多久?上一頁拍賣場目睹之現怪狀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八十期
· 首輪秋拍未達預期 市場調整進入“深水區”
· 清末民初上海書畫市場探微
· 拍賣場目睹之現怪狀
· 海岩談紅木傢具收藏
· 張大千作品還能“火”多久?
· 當代藝術的“回暖”假像
· 當代藝術吹響市場復蘇號角
· 當代水墨寫生探索的“南北對話”
· 北京文博會面臨七年之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