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中國——一個民營美術館的抱負與雄心

藝術中國 | 時間:2012-05-14 14:59:14 | 文章來源:江西美術出版社

讀書>



南京三川當代美術館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向文化創意産業的明顯傾斜,以及房地産等熱門投資行業的逐漸趨冷,大量資金開始涌入文化藝術領域。各種各樣的美術館、藝術創意産業基地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政府、民間資本的推動下建立。其中,民營美術館的興起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甚至有人預言,民營美術館即將迎來發展的“第三波浪潮”。直到這時,人們才注意到,民營美術館在中國已經走過了將近二十年的發展歷程。回顧 1998年,隨著成都的上河美術館、瀋陽的東宇美術館和天津的泰達美術館先後成立,民營美術館開始了在中國艱難的探索之路。

但因為缺乏美術館操作經驗,有相關知識的專業人才不到位、資金鏈斷裂等原因,東宇美術館和泰達美術館在時隔一年之後就宣告關閉。而當時號稱“藝術界的延安”的上河美術館,也在又堅持了一年之後,隨著投資人的撤資而黯然落幕。民營美術館的“第一波浪潮”就此終結。


徐松海報

 

1  2  3  4  


2012_28期

烏日根作品

瞿倩梅:大地音樂家

過去的、現在的

王度:打造“中國當代美術館”

臨界:一種面對現實的態度

三川中國——一個民營美術館的抱負與雄心

家樂福:語法、物品及娛樂的經濟學

SUSPENSION 懸置——“物”的匿名與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