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飾  ——崔如琢《荷風盛世》賞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3-10 14:33:18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如琢先生創作的這件作品,其虛實處理,看似恣肆和隨意,然而卻是如琢先生積數十年之功力的深刻思考而來。闊大的筆墨間,有著讓觀者砰然心動的細節局部,整體造型上大片的留白,正是將無限的遐想空間留給他人感懷、馳思。

通幅畫以水墨為主,只花朵上施以硃砂與石綠,遠處的荷葉,以淡赭染出,一如寫過《紅樓夢》的曹雪芹所説:“置一點之鮮彩于通體淡色之際,自必絢爛奪目;粹萬筆之精華于全幅寫意之間,尤覺清新爽神。” 黃賓虹也説過,在水墨中施以淡淡的顏色,可是增補墨氣之不足,於是,更顯彩荷的嬌艷亮麗,朱紅、淺粉、石綠,彩與墨、水與色交融,浸潤著花、葉和那片池塘,在一瞬間,蓬勃出一個馨香曠怡的世界。美在其中競相舒展,展現出一派大和諧與大自在。

人的文化創造的本質是什麼?從文化哲學的角度來説,正如卡西爾在《人論》中提到:人是創造符號的動物,人因借助於符號活動而脫離了動物界,進入了一個精神文化世界。就即是説,人類的文化之路——種種形態如語言、神話、藝術、宗教、科學等——都是符號功能的集中表現。如琢先生筆下的荷,正是把點、線、面以及色彩等繪畫基本要素,轉化為一種符號,又通過無限組合的可能性,最終傳達出他獨有的內在的精神情感和對客觀世界的體驗。

在《荷風盛世》這一作品中,已經不單純是普通意義上的花鳥畫,而是被人格化了、山水化了,從右面向左看起,畫家是理性的,如同交響樂平緩的開篇,偶爾有幾個音符跳出,然後又沉下去,等著這個水墨交響的高潮的到來!而沿著畫面底部所展開的淡墨,則像雲朵,像晨露,像煙霞,像和風。它是詩性、書法中能夠感受而又潤澤的寫意。

如果説,畫家筆下過於放縱激情的表現,全畫可能會神采飛揚,但是卻可能缺乏耐看的穩定性;但是如琢先生卻不會只滿足於西方古典繪畫那樣的逼真與寫實,而是要通過象徵的、隱喻的和書法性的筆墨,來表現崇高的理想與啟示!於是,以此感情為基礎的對新意境的探索,無疑成為畫家此時關注的精神內核——這種情感不是顯示自己的落落寡合,不是顯示自己的桀驁不馴,而是帶著生逢盛世的喜悅,筆鋒直抵靈魂的內在力量和想像,傳達出雄渾而磅薄的象徵意義!正是在此意義上,如琢先生脫離了舊的審美意識。無論是觀物比德,還是托物言志,如琢先生的這種借荷花以達意,無疑是一次極其可貴的藝術實踐!

考察如琢先生的創作,還應該放到21世紀的今天來看。全球化的進程發展到今天,中西相融固然已經無法避免,但是在中西相融之間更能確立中國畫的魅力,創作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無疑是最重要的。中華民族終於在經過長期的探索過程中找回了自尊,曾經被破壞殆盡的傳統文化也慢慢地被修復著,在一個有著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的時代,這件曠世的大作品應運而生了。

這幅巨制,縱橫開闔,高低錯落,生機勃發,56朵花安然綻放。雄健的筆墨,傳遞著、延伸著中華文明的生命力,它既映照著“出淤泥而不染”的個人情懷,也表達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性格。

1  2  3  


下一頁從杜尚到王廣義——當代藝術中“挪用”的意義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十七期
·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飾  ——崔如琢《荷風盛世》賞析
· 從杜尚到王廣義——當代藝術中“挪用”的意義
· 白志良:藝術品金融化交易模式走向大眾
· 皇帝玉璽為何受推崇
· 西洋古董傢具收藏走入中國
· 證明釣魚島歸屬中國的歷史文獻
· 高端紅酒投資:火爆背後存風險——訪上海潤信國際酒業董事長兼總經理胡柏清
· 百年中國   女性圖譜
· 彩陶文化捍衛者--王志安
· 藝術品投資價值中西觀
· 郵市強勢盤桓  彩幣欲振乏力
· 大都會博物館讀畫記(六)——陸廣《丹臺春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