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白志良:藝術品金融化交易模式走向大眾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3-10 14:23:26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目前,中國藝術品市場規模已經躋身世界第三位,藝術品的交易模式也在不斷創新。隨著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和深圳文化産權交易所不斷推出藝術品“證券化”産品,藝術品金融化交易模式開始走向大眾,市場對交易模式的探索從未停息。中基産業國際投資集團董事長白志良向記者介紹,藝術品遠期現貨交易模式已經通過國家有關部委的特許審批,將於今年5月在其旗下的九歌藝術品交易所正式啟動運作。

藝術品的遠期現貨交易,制度設計分為兩部分:藝術品遠期交易和現貨交易。前者是標準化産品,後者為非標準化産品。在金融和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遠期交易非常普遍。一份遠期合約中,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時刻按目前約定的價格,買賣約定數量的標的資産。藝術品的遠期合約,是由交易所對符合一定標準的藝術品進行份額化處理,標的藝術品的品質、交割方式、結算手段、交易實施細則等均已標準化的合約。藝術品現貨交易是非標準化産品的交易,依託交易所平臺,對買賣雙方進行撮合,或者通過網路競價方式成交。

談到這種新型的交易模式,白志良滿懷信心地認為,它將使藝術品在傳播和市場流動性方面具有新的生命力,進而逐步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品經濟生態體系。

以小博大的交易模式

白志良對交易機制的創新做了説明,藝術品遠期現貨交易的最大特點是“以小博大”。交易所採用保證金制度,投資者在交易所授權會員開立賬戶後,只需交納20%的保證金即可操作100%的虛擬資金。比如,投資50萬元的藝術品遠期現貨合約,只需在保證金賬戶上存入10萬元即可。如果投資者預期未來標的藝術品的價格會上漲,則可以買入遠期現貨合約,即所謂“看多”;相反的,若預期藝術品價格下跌,則可以賣出遠期現貨合約,即 “看空”。只要藝術品價格走勢與投資者的預期一致,就會獲得投資收益,所獲利潤將即時反映在保證金賬戶中,投資者可隨時提走投資收益;如果藝術品價格走勢與投資者的預期不一致,則要承擔相應的損失,其保證金賬戶的資金會相應減少,此時,交易所會要求投資者填補資金,使保證金賬戶餘額達到規定的水準。

藝術品遠期現貨“以小博大”的交易模式在提高投資者收益的同時,也增大了投資者的風險。如果投資者購入了市價為50萬元的遠期現貨合約,在合約到期之前其價格增長10%,則投資收益為5萬元,由於其初始投資額只有10萬元,則其投資回報率為50%。但是,如果合約價格下降10%,投資者將損失50%。


 

“以小博大”是遠期現貨交易的特點,但這種交易模式最大的功能是規避市場風險。對經濟體系而言,遠期和期貨市場是其重要的安全保障,它將交易風險從風險承受能力低的群體向高風險承受者轉移,投資者基於自身承受的風險程度,獲得相應的經濟回報。對於藝術品投資者而言,為規避藝術品價格變化導致的投資成本上升或利潤下降,可利用藝術品遠期現貨交易進行套期保值,即在藝術品交易所買進或賣出與現貨市場數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藝術品,使兩個市場交易的損益相互抵補。比如,一家美術館需要購進一張齊白石的書畫作品,為防止現貨市場價格暴漲而增加購入成本,該美術館可以在交易所買入相應期限的齊白石同類作品的遠期現貨合約,從而鎖定投資成本。至作品交收時,現貨市場價格上漲,它在遠期現貨合約上的收益則予以抵補其成本的上漲。

資訊公開、透明的交易平臺

藝術品市場於此時推出遠期現貨交易模式是否尚早?白志良認為,目前藝術品投資群體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市場基礎和對新技術的需求,大量的收藏投資人群需要遠期現貨交易模式來規避風險、套期保值。投機者也需要交易所的平臺,通過承擔高風險,而獲取高額收益。

同時,傳統藝術品市場歷來都存在暗箱作業、藝術品來源及産權不清晰、逃稅、拍假、售假、制假等弊端。而且,傳統市場機制對於消除這些弊端沒有很好的辦法。交易所基於新型的交易規則和交易手段,力圖通過公開、透明的陽光運作,逐漸消除上述問題,可以有效規範市場交易秩序。

藝術品的遠期現貨交易是按照《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規範》的條例來運作,資訊公開,交易效率高。藝術品遠期現貨交易通過公開競價,使交易者公平、公正地開展競爭。同時,藝術品遠期現貨交易在固定場所以規定程式和規則運作,在交納保證金後即可買進或賣出藝術品遠期現貨合約,交易指令在數秒內即可達成。在整個交易過程中,藝術品遠期現貨價格反映出供求雙方對未來供求關係和價格走勢的預期,增加了市場的透明度。

據白志良介紹,第一批上市交易的為我國近百年來10位卓越藝術家,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徐悲鴻、黃賓虹、傅抱石、張大千、李可染、黃胄、崔如琢、范曾的作品。交易所將於今年3月試運作並在全球開展網路模擬交易,5月18日,藝術品遠期現貨交易模式正式推出,屆時將向投資者披露各項交易細節和交易流程。白志良表示,作為藝術品市場交易機制的創新實踐,九歌藝術品交易所依靠國家特許的政策支援與技術領先優勢,將努力嘗試探索此模式的運作規律、內在機制、制度建設、技術保障、資訊覆蓋等獨特的新型業態的良好運作,更好地增加市場流動性,為社會公眾藝術品投資創立載體與品牌的國際化影響。

下一頁皇帝玉璽為何受推崇上一頁從杜尚到王廣義——當代藝術中“挪用”的意義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十七期
·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飾  ——崔如琢《荷風盛世》賞析
· 從杜尚到王廣義——當代藝術中“挪用”的意義
· 白志良:藝術品金融化交易模式走向大眾
· 皇帝玉璽為何受推崇
· 西洋古董傢具收藏走入中國
· 證明釣魚島歸屬中國的歷史文獻
· 高端紅酒投資:火爆背後存風險——訪上海潤信國際酒業董事長兼總經理胡柏清
· 百年中國   女性圖譜
· 彩陶文化捍衛者--王志安
· 藝術品投資價值中西觀
· 郵市強勢盤桓  彩幣欲振乏力
· 大都會博物館讀畫記(六)——陸廣《丹臺春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