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男女平等下嶄新女性 新中國成立後,女性從封建束縛下解放出來,“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體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在這一時期,藝術家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塑造了一批新中國女性形象。社會角色取代了性別區別,女性的社會角色得到強化,勞動婦女形象成為這一時期典型性的圖像,女性革命者形象成為時代的代表。 這一時期出現了眾多典型作品,如姜燕的國畫《考考媽媽》,石魯在1952年創作的《幸福婚姻》,湯文選的國畫《婆媳上冬學》,楊之光的《一輩子第一回》等,無論是形象,還是表現內容,這一時期都出現了與之前不同的女性形象,她們積極向上,朝氣蓬勃。這些作品反映了20世紀50年代初婦女獲得解放,在文化上求得翻身,積極參與勞動,婚姻自由的那段歷史。這一時期的女性圖像反映了新中國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均享有與男人平等的權利。 “文革”時期——“鐵姑娘”時代 “文革”時期的中國女性呈現符號化、圖式化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出現了“文革”時期最典型的形象。在“婦女能頂半邊天”,“不愛紅裝愛武裝”的號召下,出現了標準化的女民兵的勞動婦女形象。無論是繪畫作品、宣傳海報、戲劇還是舞蹈中,出場的女性大多滿臉紅光,鬥志昂揚。比如,《紅燈記》裏的李鐵梅、《智取威虎山》中的小常寶、《沙家浜》裏的阿慶嫂、《紅色娘子軍》中的吳清華、《龍江頌》裏的江水英、《海港》裏的方海珍…… 這一時期的女性在各方面都向男性看齊,在形象塑造上,淡化了女性柔美、優雅的特徵,出現大量模式化、概念化、男性化的女英雄,濃眉大眼、身材平板。在性格方面,這一時期的女性已拋棄了人性化的要求和體現,她們進入屬於男性的繁重而危險的作業領域。正如“女性文化藝術學社”社長陶咏白所言,這時期的女性在彰顯女性的力量、能力中是以男性為標準,在處處向男性趨同中忽略了性別差異特性,“新中國女性是和男性合謀,男女都一樣,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形象”。 改革開放初期——春天的少女 1979年,袁運生參與首都機場大型壁畫創作,在其作品《潑水節——生命的讚歌》中大膽畫入了3個正在沐浴的年輕傣家女,在公共場合出現裸體畫,在中國還是第一次。作品一面世,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激烈的爭議。首都機場壁畫中的裸體,引發了中國社會關於人體美、道德與藝術的長久爭執。海外新聞媒體這樣報道:“中國在公共場所的墻壁上出現了女人體,預示了真正意義上的改革開放。”一場風波自此寫入中國美術史及改革開放的歷史中。 雖然這件作品的命運一波三折,畢竟為女性圖像的表現打破了一層禁忌。對於中國人來説,真正意義的視覺衝擊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首都機場沐浴女子形象的出現引發了中國女性圖像的一次轉機,在此之後,各種年輕的女性形象成為視覺藝術表現的重點。如《文化演繹中的圖像》作者,“自我畫像:女性藝術在中國”專題展策展人姚玳玫所説,“20世紀80年代,女性形象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春天的表達,很多少女形象,很光亮、明朗”。男性群體記憶下的“理想化”女性形象 隨著改革開放解禁的春風波及到藝術界,女性題材成為塑造女性形象的典型作品,例如,靳尚誼筆下具有聖潔之美的古典主義女性形象;陳逸飛作品中演奏傳統樂曲的舊時女子;楊飛雲筆下氣質素雅的年輕女子;郭潤文筆下面色憔悴的女性;何家英描繪的嫻靜、沉思的女子……王沂東、何多苓、艾軒等人也都塑造了氣質各異的女性形象,雖然畫中女性氣質不同,但均呈現出一種唯美的、理想化的東方女子傾向。 這些唯美的女性形象實際上是男性藝術家心目中理想化女性的産物,她們不是以女性本身的形象出現,而是在男性觀和男性意識的文化背景下塑造的理想女性。模式化的表現方式,使塑造出的女性形象比現實中的女性更具女性特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