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孔子學院和偉大的文化復興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23 13:43:43 | 出版社: 中國當代藝術基金出版社

 
孔子學院標誌

説起孔子學院,難免讓人想起政府的其他職能部門。這些地方都很神秘,平常大家見不到、摸不著,但總有那麼一兩個關鍵時刻讓全國人民都知道,哦,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一個地方。我對孔子學院最初的了解也是因為去年年底,網上新聞説孔子學院官方網站運營費高達3520萬元。太震驚了,我第一反應就覺得這網站是不是要購置軍火,不過後來專家辟謠説,網站運營包含面很廣,有視頻、下載、軟體開發之類云云。説明白一點,就是門戶網站的意思,只是讓人惱的是,進他們官網一看,挂的還都是上傳Youtube的視頻。我不禁感慨,這又是拿著文化拯救那三分之二水深火熱的人民吧。

我承認,在一些巨大的數額面前,我總是會暴露出一些劣根性,比如拿它換算成一些具體的吃喝之類的東西,這時,我常常會覺得自己視野不夠開闊,人生不夠大氣。不過,我也承認,相比那些過於自信的網民來説,我還是理智得許多。至少,就孔子學院官網一事,不久後,獸獸橫空出世,三段視頻就淹沒了所有的批評和質疑,誰還去問那3520萬呢?對於孔子學院,我的立場始終很篤定,要相信國家,相信政府,相信漢辦。

 
2007年,美國芝加哥孔夫子學院表演合影-表演者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學生

應該説,在所有文化機構,孔子學院最能代表中國文化復興進程中務實、文明、和平的態度。它不談玄論道,不裝神弄鬼,否則,我們完全可以辦一所老子學院;同時,它熱情好客,熱愛和平,要不然,我們完全可以辦一所孫子學院。按現階段的發展水準,中國文化當然既不能選擇老子,也不能選擇孫子,以實用、人倫為核心的孔孟之道自然成了不二選擇。數據説明,孔子學院的發展高效且務實,從2004年底第一所學院在南韓成立,不到6年時間,共有超過500家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掛牌成立,相比德國歌德學院50多年成立144所和西班牙塞萬提斯學院20年僅成立30余所的區區規模,這個速度完全堪稱去年武廣高鐵運營時媒體大肆宣揚的“中國速度”,與此同時,也只有房地産和中國當代藝術可與之媲美。

同樣,孔子學院所致力塑造的文化形象也有助於顛覆西方長期形成的成見。即便在資訊溝通如此通暢的今天,中國仍舊停留在幾種東方化色彩濃重的想像中。看西方描繪中國的電影,常常讓人覺得是到了清朝末年的廣州或者是今天的南洋,比如美國廣受歡迎的《辛普森一家》在1989年6月專門拍攝的中國主題的一集裏,大量使用了龍、炮仗、唐裝等中國元素;而那些西方青年們在今天也時常有見拿著一本毛澤東傳記站在地鐵站臺上閱讀,甚至有的會跳忠字舞和唱《大海航行靠舵手》,這一撥人則被稱為“紅老外”。實際上,這些想像都無力為我們描繪一幅真實的中國圖景,讓我們覺得很陌生。

 
海外孔子學院的一次歡迎儀式

孔子學院則深具中國傳統精髓,講究禮儀之美與文明恭謙。在今天,如果你打開頁面,去西方各個院校的孔子學院官網瀏覽,會發現很多特別的相片。一些黑皮膚、白皮膚的年輕人打著一條鮮紅的橫幅,上面無外乎寫著“熱烈歡迎XXX市長或領導參觀指導”,儘管他們的笑容還不那麼甜美,略有些僵硬。最有意思的是,每年在孔子學院總部都會舉行很具特色的工作彙報演出,比如説白人黑人棕色人等,齊聚大舞臺惟妙惟肖地講個相聲和小品,甚至唱出京劇,重要領導人們一律面容慈祥,因為他們發現,原來在自己的這個動物園裏,竟然還有這麼多五彩斑斕的孔雀。

1  2  


下一頁藝術是否重要,以及知識分子應該幹嘛 ——從王久良“垃圾圍城”展覽説起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藝術時代2010年第四期
· 孔子學院和偉大的文化復興
· 藝術是否重要,以及知識分子應該幹嘛 ——從王久良“垃圾圍城”展覽説起
· 試論中國文化的重建問題
· 孔子思想中的自由與專制
· 中國文藝復興的時位和氣局
· 浴火與涅磐——張洹訪談
· 潘公凱:藝術是自我超越的重要方式
· 柏樺:傾頹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