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第三篇·宗教壁畫(3)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1-24 10:49:55 | 出版社: 光明日報出版社

  ● 戈壁荒谷,石壁靈泉——庫木吐喇石窟

  在庫木吐喇石窟東北不遠處坐落著克孜尕哈石窟,它的西南方又有托乎拉克埃肯石窟,這樣就在古龜茲西部地區形成了一個石窟群區。據考證,庫木吐喇石窟距離皮郎古城(龜茲漢唐都城)最近,因此興起與發展的速度也更快。離庫木拉石窟東面約2公里處還有一座古城遺址,今稱玉曲吐爾遺址,據猜測很可能是唐安西都護府所在地。由此,庫木吐拉石窟在整個龜茲石窟中的重要地位就可見一斑。

  庫木吐喇是維吾爾語的譯音,意思是“沙漠中的烽火臺”。窟群分佈在渭幹河東岸的山麓或斷崖上,分為南北兩區,相距約3公里。北區的洞窟較為集中,已編號的洞窟有80個,但窟形和壁畫保存較完好的還不到半數。南區洞窟分散在河東岸和幾條山谷內,編號的32個洞窟中保存較好的不到10窟。

  庫木吐喇兩晉時期的石窟與克孜爾石窟極為相似,但後期石窟卻與之風格迥異。唐代時開鑿的14號、16號、45號石窟,其窟內壁畫掃從前滯鈍呆板的筆法,顯得生動自然,是庫木吐喇壁畫藝術的巔峰之作。

  14號窟右壁有一幅《降魔圖》。佛袒露右臂,坐在蓮花座上,周圍燃起熊熊烈火,火中燃烤著許多猙獰的妖魔。另一幅《迎佛圖》中,兩個王公貴族正無比虔誠地迎候佛的到來。正壁是彌勒經變,但已多處漫漶,難以辨認。

  16號窟的窟頂中心畫了一列朵雲,兩旁整整齊齊排列著小千佛,宛若宇宙星辰,多不勝數。小千佛均坐在蓮花座上,雙頜下垂,每個佛都有項光、身光,項光代表著佛的智慧,身光則昭示著這裡的眾生具有極其殊勝的福德因緣。千佛周圍,祥雲飄緲,大雁飛翔,一派佛國仙境的景象。

  庫木吐喇45號窟窟頂中心是一行寶相花圖案,筆法細膩,色彩綺麗。其左右的大千佛,面目豐盈秀美,其袈裟或袒右、或通肩;或作“禪定印”,或作“施與印”,或作“轉法輪印”,或作“施無畏印”(這些都是佛的各種手姿,如禪定印就是將雙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左手上,兩拇指相接)。大千佛的頭上有寶蓋,表明這些都是“菩薩”級別以上的大神。

  同是唐代所作的壁畫,庫木吐喇與克孜爾石窟相比,有一個顯著的區別,就是它受中原漢族文化的影響較深,藝術風格上唐風較濃。唐代時的龜茲與中原王朝的關係尤為密切。唐王朝使節的頻繁來往,以及駐守在龜茲的3萬唐兵,帶來了大量的漢族文化。女皇武則天極好佛教,使得龜茲的佛教大為興盛。加之庫木土喇地處龜茲國都與安西都護府的附近,由此便出現了數量繁多、唐風濃郁的壁畫。回頭再看14窟“降魔變”壁畫中,擊刺釋迦牟尼的武士裝的魔鬼,頭上戴著雉尾,與盛唐時“天王”的裝飾相同;《迎佛圖》中的江水,更是“一擺三波,三折之浪”的唐代畫法。15窟所畫的菩薩像,頭戴小型花鬢冠、高發髻,胸前有複雜的細纓絡,披巾下垂、橫于胸腹之間,是中原各地石窟、盛唐以後菩薩像的標準形態;畫的用筆,更具吳道子人物畫“其勢圓轉,而衣服飄舉”的典型風格。

  庫木土喇石窟中還有少量回鶻高昌時期開鑿的,其中保存最完好的要數79號窟。窟內右壁下部有一幅“地獄變”。坐在方檯上的地藏菩薩在中心,外面跪著一行六人,其中兩個長著角的鬼卒抓住兩個人的頭髮在捆綁捶打,另兩個鬼卒正拉著鋸把一個人的頭鋸成兩半……大家一定還記得佛教中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句名言吧,指的就是這普濟眾生,包括地獄中的餓鬼、牲畜等一切生靈的地藏菩薩。由於“地獄變”壁畫在全國石窟中絕少發現,這幅稀有的壁畫因此在佛教藝術史上佔據了重要的地位。

  庫木土喇石窟外,渭幹河緩緩流淌。這條龜茲國的母親河,曾孕育了獨具特色的龜茲古樂,孕育了龐大的石窟藝術,孕育了瑰麗獨特的龜茲文明。神秘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在這裡靜靜沉睡,塔裏木河旁的胡楊林千年蔥郁。庫車,正在祖國的邊疆奏起抒情的樂章,煥發著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你我。

 

  ● 人間仙境,丹青傳神——永樂宮壁畫

  呂洞賓為唐朝人,傳説貞元十四年(西元799年)生於芮城永樂鎮東北的招賢裏竹水墟。他出身宦門,青壯年時醉心於功名科舉,然而卻久經困頓,直到64歲方考中進士,故未赴調。從此斷了做官的念頭,經常出外雲遊。有一天,他偶遇隱士鐘離權,兩人談得十分投機,鐘離權勸呂洞賓隨他修道,於是呂洞賓先後到江西廬山等地潛修,號“純陽子”,最終得以升天,成為道教八仙之一。

  呂洞賓“升仙”後,鄉人將其故居改為“呂公祠”。金朝末年,隨著呂洞賓神話故事的流傳,奉祀者逐漸多起來,“呂公祠”遂改為道觀。到了元代初年,因道教極受元太祖的崇信而極盛一時,全國各地建起了一座座金碧輝煌的道觀,呂公祠又由道觀升格為宮,大加擴建為“大純陽萬壽宮”,便是今天的永樂宮。

  説起永樂宮的壁畫,從元初建宮開始,到繪製結束,前後歷時110年之久,幾乎走完整個元朝的始終。踏上龍虎殿高聳的臺基,便看到殿壁上守衛仙界的26個天神,他們手持各種兵器,鎧甲莊重森嚴,威風凜凜,氣魄非凡。然而來不及過多駐足,迫切的心情就帶領我們繼續前行,來到永樂宮壁畫的精華——《朝元圖》所在的三清殿。

  一踏進殿內,眼前漆黑一片,原來為了使壁畫免受光線侵蝕,所有窗戶都以深色的布簾遮著。待適應了殿內的微弱光線,四壁之上4米多高、90多米長的壁畫便驚現在眼前。《朝元圖》展現了諸神朝拜道教始祖元始天尊的情景。南墻兩側的青龍、白虎兩星君,為這個龐大的儀仗隊的前導,神龕背後的32帝君為後衛;東、西、北三壁及神龕的左右兩側壁上以南極長生大帝、西王母等八位主神為中心,四週圍以四聖、八卦、二十八宿、五嶽、四瀆、金童、玉女、天丁、力士、帝君、宿星、仙侯等290個天神地祗,背襯浮騰的瑞氣,足登繚繞的祥雲,一派仙境界的景象。

  畫中神仙,青龍星君凜然嚴肅;白虎星君彪悍威猛;三十二天帝安靜淡泊;天蓬元帥橫眉怒目;玉女個個矯若驚鴻;黑殺將軍面色寧靜,卻殺氣隱露;真武大帝慈祥謙和;壽星和氣可親;金星身姿豐美,櫻桃小嘴加上微顰的雙眉讓人感到一種莫名的哀怨;而八卦神君則有的如人,有的如牛、有的如鬼……。他們有的在對語,有的在傾聽,有的前呼後應,有的左顧右盼……。一路上仙樂嘹亮,仙鹿瑞鳴,緊相伴隨。如此這般神道仙境景象,不禁令人産生無限的神往。縱觀龐大的神仙朝謁隊伍,不僅絲毫沒有雜亂無章之感,還大大地烘托出主神至高無上的尊貴地位,顯示了作畫者高超的構圖技巧。

  西壁堪稱是整個《朝元圖》中最精彩的部分。畫面以東王公、西王母夫婦為中心,各天官簇擁左右。西王母端坐椅中,鳳冠品服,儀態端莊典雅,表情溫柔親和。在她面前有一身著藍袍的長者,據説是哪吒的師傅太乙真人。他頭微低,臉微側,雙手持笏,似有要事啟奏西王母。在太乙真人的身後有兩位天神作交談狀,似乎真人所稟奏之事正是他們也關心的事。這一組人物相互呼應,特別是真人傳神的心理描繪,為我們刻畫出一個心事重重的長者,眉宇間蓄著焦慮。在東王公的侍官中,最突出的四眉四目的倉頡。倉頡是黃帝的史官,傳説因他結繩記事出錯觸怒黃帝,被罰造字,因此成為中國文字的始祖。

  輝煌燦爛的色彩效果,是三清殿壁畫藝術的又一特點。在富麗華美的青綠色基調下,有計劃地分佈以少量的紅、紫、深褐等色,加強了畫面的主次及素描關係。在大片的青綠色塊上插白、黃、朱、金及三青、四綠等小塊亮色,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用色是以平填為主,採用天然石色,所以能經久不變。

  這些融合了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等現實生活的神仙,給中華大地上土生土長的道教,增添了一種親切感。

  緊挨著三清殿的,便是純陽殿,又稱呂祖殿。大殿之內東、西、北三壁上,畫有《純陽帝君神遊顯化之圖》。畫工採用連環式的52幅畫面描繪了呂洞賓從降生到得道的種種神靈事跡,大多為荒誕無稽的傳説故事。但其間描繪的宋元時代的社會風貌,如生活習俗、建築形態,農夫、乞丐等各色人物,卻畫得真實具體,成為了解宋元社會的形象材料。

  扇面墻後壁,還有一幅《鐘離權度呂洞賓》的壁畫,是純陽殿的精華所在。畫中的呂洞賓和鐘離權坐在深山磐石上,背景是一棵蒼勁老松,左右兩旁流淌著山中泉水。背松而坐的鐘離權,體態壯健,袒胸露腹,赤腳穿著麻鞋。他雙目炯炯有神,臉上帶著慈祥、親切的笑容,正注視著呂洞賓,向其講解道法、道義,眉目之間流露出渴望得到對方反應的激動神色。呂洞賓則拱手端坐,神態謙恭的靜聽,但其兩手籠袖、左手輕捻右衣袖的細節,卻暴露出內心處在不知何去何從的矛盾之中。畫面環境處理巧妙,用筆簡練,技法精湛,代表了元代高超的繪畫水準。

  永樂宮壁畫,是我國現存最宏偉的道教壁畫。包括永樂宮建築本身在內,它們體現了古代藝術的卓越成就。今天,我們不僅可以以中領略我國古代繪畫藝術的風采,並可得到發展中國繪畫藝術的重要啟示。

下一頁·第四篇· 古畫風景(1)上一頁·第三篇·宗教壁畫(2)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中國藝術地圖》
· ·第一篇· 岩畫(2)
· ·第一篇· 岩畫(3)
· ·第一篇· 岩畫(4)
· ·第二篇· 墓室壁畫(1)
· ·第二篇· 墓室壁畫(2)
· ·第二篇· 墓室壁畫(3)
· ·第二篇· 墓室壁畫(4)
· ·第三篇·宗教壁畫(1)
· ·第三篇·宗教壁畫(2)
· ·第三篇·宗教壁畫(3)
· ·第四篇· 古畫風景(1)
· ·第四篇· 古畫風景(2)
· ·第四篇· 古畫風景(3)
· ·第四篇· 古畫風景(4)
· ·第四篇· 古畫風景(5)
· ·第四篇· 古畫風景(6)
· ·第四篇· 古畫風景(7)
· ·第四篇· 古畫風景(8)
· ·第四篇· 古畫風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