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鬼市”·“淘客”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1-23 10:14:39 |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第二類人綽號“二爺”,風險最小、掙錢最多,他們是古玩市場的直接銷售者。這部分人群的組成基本上是農村的農民和小城鎮裏的無業人員。記者留意觀察,在北京的古玩市場,攤主們絕大多數來自經濟滯後的省市,其中以河南、安徽、江西和福建四省的農民居多。市場流通的對象在品種上各有側重:河南人主要經營青銅器、玉器以及鈞窯、汝窯、磁州窯等北方的瓷器;安徽、江西人主要經營元明清三代的青花、釉裏紅瓷器;福建人除開賣當地土窯倣燒的景德鎮各代青花瓷之外,多經營建窯黑瓷與土龍泉瓷器。文物商販中也有其他省份的人,如:賣新疆玉和俄羅斯玉的新疆人、賣老玉的東北人、賣唐卡和銀器的西藏人、賣彩陶的甘肅人、賣唐三彩的陜西人、賣紅山玉的內蒙人,還有啥都賣的山西人,等等。

在“二爺”中,北京本地人主要開古玩店,有少量過去的老玩家也會將一些自家淘汰的東西臨時租一個攤位賣賣。別看這裡大多數攤主土裏土氣、連報紙都讀不轉,見到你又是點頭哈腰又是哥呀姐呀爺呀的亂叫喚,可一個個腰纏萬貫,眼珠子賊精,只要你一伸眼、一張嘴,就能把你看得透心兒穿。掏幹你的錢包不説,待你剛一轉身離去,他就會跟隔壁左右的攤主們擠眉弄眼,並由此及彼大講“燒包”的故事。所謂“燒包”,顧名思義就是燒錢的主子,是文物販子們對那些眼睛拙、信心足的淘寶者的“尊稱”,北京本地人則多稱此類為“棒槌”。

圈內人把潘家園的淘寶隊伍戲分為“兩方面軍”——中國軍團和“洋軍團”。第二方面軍中人數最多的是歐洲人,他們大多都只買一些價格低廉的文物倣品或少數民族生活用品。看他們買東西也是一大樂趣,有的完全沒有漢語聽説能力,便拿著貨主備好或自帶的計算器,嘰裏呱啦地按出數字討價還價。有的雖然聽不懂漢語,卻會用半生不熟的漢語喊阿拉伯數字,不管賣主叫兩千還是兩萬,他只管盯住人家兩隻手指頭,然後“二十、二百”的亂喊一通。嘿,別看少了幾個零,大多數還真能買下來,買東西的人不辨真假,賣東西的有時候也犯暈,便宜來便宜去,有錢賺就行!這種賣主“打眼”的機會叫你碰上了,就叫“撿漏兒”了。

在來自國外的淘客中,購買力最強的要數南韓人與日本人,畢竟離咱們近些,根靠著根兒,對中國的東西知根知底。他們穿著和中國人一樣的衣服,一進場就找到熟悉的攤位上,用與中國人一樣的笑容,甚至是操著六成以上的漢語,套近乎、看貨談價。可儘管如此,也逃不過那些精明攤主的眼睛,這些“黃皮老外”只要近攤兒,他們便把一旁藏著掖著的盒子挪出來,神秘兮兮地朝四週打量一番,然後再打開盒子,低聲説:“新近到的貨,老東西,昨天別人出到幾千塊錢沒賣,特地留給你的!”為什麼要故作神秘呢?第一,依照國家《文物法》規定,一切出土文物都歸國家所有。第二,大多數文物是不能賣給外國人的。為了執行國家法令,北京市文物局在潘家園還專門設有文物緝查組,每天上午九、十點鐘要在各個攤位巡視一遍,若發現違規文物要依法查繳、沒收。可實際上他們的行蹤都在攤主們的掌握之中,一些貨真價實的出土文物,都不會叫他們看見。這第三嘛就是生意人慣用的伎倆了,就算盒子裏裝的是一件低倣品,他們也要如此這般地故弄玄虛一番,讓你覺得他就是一個盜墓賊或者是個銷贓的,東西不能公開示人。

也許有人會問:明知道盜墓銷贓都是犯法的,還有人去冒充呵?有哇,怎麼沒有?潘家園遍地都是!這些人就是被舉報了也不過是去派出所轉一趟而已,因為他們都不是真正的盜墓賊,他們的東西絕大多數都是仿製品。當然,若是換了別的交易場所,照理説販賣假冒偽劣産品也違法,可就搞不懂,在潘家園,不説是光明正大卻也是心照不宣,賣假的理直氣壯,就是買主打到府來也臉不紅、心不跳,一種人是咬緊牙關不認錯:“什麼假的?誰能證明它是假的?出示鑒定證明呵!”這古玩鑒定吧也就真怪,諸多鑒定公司都只給出具“真貨”的鑒定書,沒人給出具“假貨”的文字依據;還有另一類讀了幾句書,稍微有涵養一些的賣主,你一旦買了假貨找回來,他們會笑嘻嘻地陪你調侃:“真要是到代的文物,您幾百上千塊錢就能買到?那不太虧了兄弟我嗎?”買家“吃藥”了也自認倒楣,一句自嘲:“又交了一回學費!”轉身又上別的攤兒上“補倉”去了。

再回頭看看那些淘寶的南韓人和日本人,他們大多都是道兒上打滾的“回頭客”,不管你賣家如何“演戲”,他行他素。他們買的主要是瓷器,拿在手上瞇著眼遠看看、近瞧瞧,再看看底、敲敲身子,然後用不同倍數的放大鏡對口沿和一些開片或裂紋仔細觀察,有的還用10倍以上的簡易顯微鏡貼著釉面看氣泡、看沁。看不好、拿不準,或是覺得東西有假,也不會讓賣主下不來臺,只是輕描淡寫地説上一句:“不喜歡”,把東西放下不買就行了,很少有人當面戳穿的。看準了,是老貨,就討價還價,他們出的價一般比國內買主和歐洲客人的要高一些,因為這些人大多都是些文物掮客,將淘到的中國文物走各種路子運回本國倒賣賺大錢。有報道説,南韓首爾一條古玩街85%的文物都來自潘家園舊貨市場。在日本,一隻直徑10釐米的宋代福建建窯天目碗,拍賣價折合人民幣達300多萬元,而在北京古玩市場上,一隻同樣到代的碗最多賣到兩三千塊甚至更低的錢,這中間1000倍左右的差價足可以讓任何一個生意人心馳神往。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記者認識了一位南韓古董商樸先生,他能講一口很流利的漢語,而且精通中國歷史,至少可以算得上半個“中國通”。十幾年前,樸先生還只是一位古代南韓瓷的普通收藏者,正式職業是小學教員。他告訴我,他第一次來中國旅遊,從導遊小姐那裏打聽到潘家園一帶有文物“鬼市”。於是,他在大夥兒起床之前,悄悄讓導遊小姐把他帶到潘家園“鬼市”。

“十幾年前這裡的真貨多的是,哪像現在遍地的假貨!”樸先生津津樂道地回憶:他第一次上“鬼市”,就淘到兩套明代的南韓青瓷酒具,拿回去以後轉讓了一套給一位藏友,沒想到那個藏友給了他一大筆錢,讓他喜出望外。後來他聽説,那位朋友將那一套酒具送拍賣行拍賣了,價格翻了十幾倍。就這樣,每年寒暑假,樸先生都會來中國淘寶,後來還在漢城開了一家古玩店,所賣物品基本上都是從潘家園、大鐘寺等地購得。我問他:“你買這些文物上飛機沒人查你?”樸先生笑著説:“扣過兩次貨。後來我採取摻水的方法,就是買一大堆假貨,中間夾帶幾件真東西,通通照著現代工藝品填表報關,很輕鬆就出去了。”

1  2  3  


下一頁“撿漏兒”·“打眼”上一頁尋夢潘家園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誰在收藏中國:揭古玩市場黑幕》
· “鬼市”·“淘客”
· “撿漏兒”·“打眼”
· “成化寶貝”
· 從毒販到首都公民
· 探班賊窩
· 夜盜漢墓
· 宿 命
· 沉船奪寶
· 國倉碩鼠
· “內鬼”落網
· 死而復活
· “盜亦有道”
· 假作真時
· 復活的“官窯”
· 一個獻寶者的遭遇
· 拍賣!拍賣!!
· 假畫尋蹤
· 試水拍場,槌下有“陰”
· 中國藏寶圖
·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 一個“青銅王國”的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