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訪談 | 外國使節看中國 | 專家學者 | 名人名家 | 商界精英 | 人物故事 | 網上直播 | 視頻中國
 瀏覽中國網欄目

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和教育法制建設

中國網 | 時間: 2008-11-07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中國網:高等教育的科技工作在三十年裏取得了哪些進展和成就?

武貴龍: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在正式給大家介紹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高校科技工作總體情況之前,我想有三點意見。

一個是我們在關注、總結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取得輝煌成績的同時,可能要更多的關注輿論、宣傳的導向作用,所以我們希望新聞媒體在以前高度重視支援高校科技工作的同時,以後在宣傳報道工作中就有關高校科技工作給予更多支援。

二是如何圍繞黨、政府和人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和重點問題發揮高校科技的整體作用,以及在圍繞國家的戰略目標上發揮重要作用。我想這是我們高校科技工作在下一步工作中的一個重點。我在這裡舉兩方面的例子。一個是大家都很清楚,現在國家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構建國家創新體系”。其中很重要的是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産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是我們國家創新體系的突破口和重點,它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這過程中,高等學校的科技工作要發揮重要的作用。第二方面是圍繞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區域創新體系,高等學校圍繞地區特色,要發揮支撐和引領的作用,我想作為高等學校在區域創新體系中的作用也很重要。

三是如何圍繞國家的長遠戰略目標發揮高校的綜合優勢,這也是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的指導思想,一定要圍繞國家的戰略目標,從各個方面,包括科技、資訊、人才等方面發揮高校的重要作用。特別是通過“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援,高校科技總體優勢有了很大改善。在“985工程”三期、“211工程”三期中,如何圍繞國家重大戰略目標搭建跨校跨學科的綜合大平臺,圍繞國家的重大戰略任務發揮高校的人才和技術的綜合優勢,這是擺在高校科技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需要積極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就改革開放30年以來,高等學校科技工作的有關情況做一簡要介紹。

一、高校科技力量不斷壯大,形成了一支高水準的研究開發隊伍

改革開放30年以來,高等學校科技工作從恢復到發展,從少數學校發展到所有高等學校,從側重基礎研究發展到面向經濟社會建設各個領域,培養了一大批科研骨幹,形成了一支規模穩定的高水準科研人才隊伍。高校研究與開發人員由1986年的15.7萬人,發展到2007年的27.2萬人,約佔全國研究與發展人員總數的15%左右。每年在校研究生數量由1986年的不足10萬人,到2007年的超過100萬人,形成了高校科技創新的強大生力軍。

截至2007年底,高校有兩院院士562人,佔全國的40%;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02人,佔全國的6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創新群體88個,佔全國總數的52%。教育部創新團隊245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776名。高校在校博士生的數量佔全國的90%以上。為建設世界高水準大學和創新型國家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援。

二、高校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形成了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支撐和保障體系

“文革”前,經教育部批准並報國家科委備案的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僅18個。文革後雖然經各級主管部門批准又建立了一批科技機構,但都無穩定經費來源。改革開放後,經過國家重點建設,特別是 211工程、“985工程”和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實施,高校科技創新基地基礎條件和科研設施有了較大改善,形成了高校創新體系的基本構架:一個由三個金字塔和一個平臺架構的體系。一個金字塔是知識創新體系,它的頂層為國家實驗室和大科學中心,中層是國家重點實驗室,底層為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另一個金字塔是工程技術創新體系,頂層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國家工程實驗室,下層依次是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省部級工程(技術)中心。第三個金字塔是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一個平臺就是成果轉化與服務平臺,包括大學科技園、技術轉移中心等。

目前,全國共有國家實驗室(籌)6個,其中依託高校的有3.5個;共有國家重點實驗室220個,依託高校的有137個,佔全國62.3%;共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37個,其中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56個,分佈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逐步形成了以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組成的“金字塔”型的高校研究實驗基地結構體系。截至2007年,依託高校還建設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6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71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26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7個;同時,還建設有7個國家技術轉移中心,62個國家大學科技園,以及一批863計劃産業化基地等。

三、面向國家和社會發展需求,高校積極承擔國家、地方和企業科研任務

科研經費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自1991年以來,高校科技總經費持續以兩位數的速度迅速增長。從1978年約5.9億元,到2007年的 544.4億元。

科研任務性質有了高層次的跨越。高校積極參與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承擔大量科研任務。以2007年為例,高校作為第一承擔單位的立項的“973”項目48項,佔立項總數的65.75%;高校專家任“973”第一首席科學家的項目50項,佔立項總數的68.49%;高校作為第一承擔單位立項的科技部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17項,佔立項總數的40.48%。同時,教育部作為牽頭組織部門共承擔了16項支撐計劃,目前已有5項得到啟動批復,項目國撥經費達20270萬元。高校參與863計劃探索類課題比例繼續保持在60%以上,其中承擔重大項目任務比例已超過了1/4

2000年至今,為加強競爭前的項目培育,教育部先後共設立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3261項,重大項目162項,高等學校科技創新重大項目培育基金項目202項(此項目2004年啟動)。支援經費累計達40605萬元。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相關報道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396 (200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