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廈門,鼓浪聲聲。這座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于9月8日至11日迎來了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下稱“投洽會”),講述著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中外合作共贏的新故事。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來自119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相聚鷺島,見證“中國建設”成就,暢談“投資中國”潛力。
2024中國國際綠色創新技術産品展上,項目簽約金額約208億元;福建省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集中簽約項目達50個……投洽會期間,陸續傳來喜報,展現“雙向投資”的無限活力。
“投資中國”展示新信心
在德國魏珀特精密注塑技術有限公司展臺前,擺放著20多種大小各異的塑膠螺絲。這些塑膠螺絲添加了部分玻璃纖維,在德國廣泛應用於飛機、汽車、電子等産業,吸引了眾多中國企業的目光。寧波美博進出口有限公司業務經理邵敏説:“雖然注塑技術在我們那裏有很完備的配套産業,卻沒有如此精細的技術,我們希望可以和他們促成合作機會。”
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德國)辦公室主任楊海峰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他和團隊帶領20多家德國製造業相關企業來到投洽會。“這些企業對中國市場的期待不僅沒有減少,而且合作的方式也日趨多樣化,除了尋找合作夥伴,很多企業還希望可以達成技術轉讓。”楊海峰説。
今年以來,阿斯利康進一步為青島生産供應基地項目增資擴建,德國大眾宣佈投資25億歐元擴建其位於合肥的生産及創新中心,賓士宣佈在華繼續投資140億元……外資企業正在用真金白銀彰顯在中國市場長期紮根的信心。
為何外資紛至遝來?中國的巨大市場仍是最大的吸引力之一。
“中國有巨大的市場規模和消費潛力,我們非常期望能夠進入中國市場。”來自印度尼西亞的零食企業Golden Snack海外商業發展部主任約書亞告訴記者。這家有著20多年曆史的印尼企業第一次來到中國,積極推薦著自己的王牌産品蝦片。
“外資將從過去的投資生産力,轉向投資消費市場。”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主任吳亞軍説,中國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規模,將持續為中國及世界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
除了消費市場,中國的“完整産業鏈”也深受外商青睞。馬來西亞豐裕發展控股有限公司CEO謝正一看中的正是中國完備的供應鏈支援。他説:“依託中國健全的供應鏈體系,能夠給我們的業務尋求增量。”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優質外資,包括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限制、優化公平競爭環境、加大政策支援力度等。
“中國與相關方實現了互利共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説,在華外資企業有力地促進了中國經濟發展,也享受到中國市場機遇和發展紅利,實現了盈利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外資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11%,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出海故事”書寫新篇章
記者在投洽會上觀察發現,跨越千里攜手共創的故事,也有了一些新變化。
從“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到RCEP成員國,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廈門萬里石股份有限公司曾開創中國石材企業“走出去辦廠”的先河,如今已在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等十幾個國家相繼建立自有海外工廠和當地法人機構。公司總裁鄒鵬説:“今年我們還會在柬埔寨投建大型礦山,接下來還有更多投資計劃。”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1098.4億元,同比增長12%。本屆投洽會參會參展國家和地區中,“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約佔八成。
“隨著RCEP的實施,中韓之間的貿易往來更加頻繁。”南韓跨境貿易協會副會長楊振偉介紹,自RCEP生效實施以來,中國對南韓的出口額同比增長16.3%,顯示出強勁態勢。
從新能源到機器人,中企産品的科技含量越來越足。展館內,一隻逼真的貓型倣生機器人會根據不同的“擼貓”動作與人互動,深受觀眾喜愛。其製造者、深圳市大象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渠道銷售經理林帆介紹,公司70%以上的市場在海外,上半年還加大了對歐美市場的開拓力度。
新能源更是已經成為中企走出去的一張燙金名片。匈牙利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4年以來,該局已引進約50家中國企業落地投資匈牙利,包括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比亞迪等,在新能源汽車及電池産業等方面合作緊密。
從産品出口到企業出海,中國對外合作的路子越走越廣。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張威表示:“全球所有大國在從經貿大國走向經貿強國的過程中,都在完成從對外貿易高速增長向對外投資高速增長轉型的過程。”
在投洽會上發佈的《中國雙向投資報告2024(中文版)》顯示,2023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金額達1478.5億美元,居全球第三位。
“未來産業”孕育新生機
人工智慧、機器人、大模型等前沿科技産品,讓投洽會的“領航中國·新興産業主題展館”充滿了“未來感”,也是各類投資者最感興趣的領域之一。
展館內,清華x-lab帶來了高精度定位系統、沉浸式裸眼3D智慧終端等高新技術産品,深圳米誇科技有限公司則展示了一輛黑色的“智慧”自行車。米誇科技創始人程亮介紹,這款“小黑車”搭載了三電系統、IoT智慧模組等,車輛的騎行數據能同步至雲平臺進行分析。
科技創新、智慧製造、綠色産業等領域正持續為中國經濟增長貢獻新動能,也是外企關注和投資的熱點領域。德勤中國副首席執行官劉明華説:“投資中國,就是與新質生産力同頻共振。”
從當年數億件襯衫換1架波音飛機,到如今高科技企業強強聯手,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已發生巨大變化。楊振偉表示,南韓在半導體、顯示技術等領域具有全球領先優勢,而中國在5G、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領域發展迅速,兩國在高科技産業上存在明顯的互補性,合作潛力巨大。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邢自強表示,中國在全球産業鏈中的地位正在持續上升,特別是在新能源、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等前沿製造業領域,不僅為中國企業提供了轉型升級的機遇,也為外資企業特別是製造業企業在華投資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年1至7月,高技術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695.8億元人民幣,佔全國實際使用外資的12.9%,較去年同期提高2.6個百分點。
(黃冰玉 楊子晏 記者 林超 劉逸鵬 常佩琦)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