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首頁 | 觀點中國 2025.04.3 星期四

見智丨當前“三農”領域最緊迫的問題是什麼?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在穩定“三農”工作部署總體格局基礎上,將深化農村改革貫穿全篇,總體框架可以概括為“兩個持續、四個著力”。文件特別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那麼,當前“三農”領域最緊迫的問題是什麼?文件如何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鄉村全面振興面臨哪些挑戰?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見智丨化債“組合拳”:12萬億夠不夠?

11月初,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批准《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議案》的決議。此番化債“組合拳”力度如何?與過去相比有何新變化?將帶來哪些影響?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秦聰為您解讀。

作者:蔣新宇    2024-12-03

見智丨30年中國闊步邁向網路強國 “數字絲路”提供新的歷史機遇

今年是中國全功能接入網際網路30週年。30年來,從一根線邁向網路強國,從一片荒蕪的蠻荒時代到當下數字經濟時代,一路走來,中國數字經濟建設積累了諸多寶貴經驗,也為全球經濟貢獻了中國力量。

作者:蔣新宇    2024-05-17

見智丨習近平會見美國工商界和戰略學術界代表,寫下中美“春天的故事”

縱觀中美關係史,美國工商界一直是促進中美合作的積極力量,戰略學術界也密切關注中美關係發展。這次會見,為中美合作乃至全球發展釋放積極信號,廣受國際社會關注。中國網《見智》欄目記者專訪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孫興傑,詳解本次會見的深刻內涵。

作者:蔣新宇    2024-03-29

見智|“一國兩制”實踐全方位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深入發展

香港、澳門要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實踐的制度創新優勢,實現科技創新、産業創新,探索新的發展階段現代化進程中新的生活方式。

作者:李智    2024-03-18

見智 | 習近平為何高度重視土地工作?

土地是發展之要,生態之基。任何一項經濟活動都以土地為最基本的生産要素,美麗中國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都以科學的國土空間規劃為空間載體支撐。因此,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土地産權制度和管理制度提出系列重要論述和重大部署。

作者:蔣新宇    2024-02-26

見智丨習近平在外事活動中為何多次強調“中國式現代化”?

黨的二十大以來,在密集的外事活動中,習近平主席曾多次提起“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作為中國當前“最大政治”的關鍵詞。本次接受42位駐華大使遞交國書,面對外國使節們,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再次強調“中國式現代化”,這其中傳遞了怎樣的意涵?

作者:蔣新宇    2024-01-31

見智丨中國公司停購美國波音飛機的真正原因

面對737MAX9機隊大規模停飛趴窩,航空公司的運力以及運營勢必受到嚴重影響,中國公司買不買波音飛機本是企業行為,安全問題是停購的重要原因之一。波音在生産和管理上存在的各種問題,才是各航司避之唯恐不及的真正原因。

作者:朱瞻良    2024-01-10

見智丨地震多發的日本,為何熱衷核能?

2024年元旦,日本石川縣近海發生芮氏7.6級地震,並引發大海嘯警報。13年前的“3.11”芮氏9.1級大地震併發生大海嘯,導致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受到嚴重損壞,由此衍生的“核污水”排海問題至今仍困擾著全球關注環境和核污染的人們。如今地震、海嘯又至,地震多發的日本為何如此熱衷核電?

作者:陶短房    2024-01-08

見智丨中越關係新定位:具有戰略意義的命運共同體

越方高層領導親自接機,一方面,這展現出越南對於中越關係的高度重視。越南社會各界對習近平的訪問充滿期待,渴望借機為中越關係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推動雙邊關係實現新突破。另一方面,這也是中越兩黨、兩國領導人濃厚情誼的體現。

作者:蔣新宇    2023-12-14

見智 | 中歐加強合作符合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期待

在百年變局背景下,中歐作為推動多極化的兩大力量、支援全球化的兩大市場、倡導多樣性的兩大文明,對於全球和平與發展負有重大責任,穩定和發展中歐關係的意義不言而喻。中歐之間開展全方面、多領域合作,符合世界的期待、也符合雙方人民的期待。

作者:李智    2023-12-08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