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見智丨30年中國闊步邁向網路強國 “數字絲路”提供新的歷史機遇

2024-05-17 11:35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編者按:今年是中國全功能接入網際網路30週年。30年來,從一根線邁向網路強國,從一片荒蕪的蠻荒時代到當下數字經濟時代,一路走來,中國數字經濟建設積累了諸多寶貴經驗,也為全球經濟貢獻了中國力量。但與此同時,在世界網路資訊化進程中,不同國家間因發展階段不同産生了“數字鴻溝”,如何面對這一挑戰?中國網《見智》欄目專訪了馬來西亞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理事長許慶琦,為讀者提供專業見解。

【採訪/中國網 蔣新宇】

《見智》:自2017年正式提出共建“數字絲路”以來,中國持續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數字經濟、人工智慧、奈米技術、量子電腦等前沿領域合作,不斷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創新發展。您認為中國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優勢是什麼?

許慶琦:我認為中國發展數字經濟有五方面的優勢:第一是規模優勢。中國的人口和市場都是超大規模的,中國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74.4% ,中國是全球最多網民的國家。網民規模達10.5億,絕大多數的網民是以手機上網。如今數字技術已經滲透到各個經濟和社會領域。人們的日常生活,從教育、交通、購物、理財、醫療保健、旅遊、交友,以及與政府的溝通等都離不開數字技術。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網路零售市場,佔全球網路零售市場的一半,線上支付領先全球,將是第一個進入無現金社會的主要經濟體。中國超過10億網民在生活與工作中産生的海量數據,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第二是技術方面的優勢。中國的5G技術領先全球,北斗導航系統也是世界一流的。有人説“5G是地上的網,北斗是天上的網”,“5G+北斗”為中國的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中國也在人工智慧領域,尤其是在智慧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電腦視覺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的突破。

第三是科技人才資源的優勢。中國是人力資源大國,在科技人才方面擁有優秀的儲備,有龐大的理工人才庫。截至2020年,中國有228萬研究人員,數據挖掘和數據開發的潛力巨大。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有約77000名理工科博士畢業生,幾乎是美國的兩倍,這為中國數字經濟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援。

第四是完整的産業鏈優勢。中國數字經濟有完整的産業鏈,從晶片、硬體設備、網路基礎設施、平臺和應用等多個層面逐步構建。這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第五是中國擁有有效有為的政府。中國獨特的政治體制能夠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進行頂層設計,並做好長遠佈局,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強大的數字基礎設施。

《見智》:現在,國家之間廣泛開展數字經濟方面的合作,您認為這對全球經濟復蘇有何意義?

許慶琦:無可否認,數字技術在阻斷新冠病毒傳播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對全球經濟復蘇,起到積極的作用。在發達經濟體中,數字化平均增長了6%,其中數字化程度較高的小型企業獲得了最大收益。

在這網路科技時代,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引擎。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和數據價值化,給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新動能。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正在重塑全球經濟結構。

數字化使得國際貿易更加便捷、高效,可以縮短交易時間和成本,提高全球貿易的效率,有助於國際貿易的拓展。

産業數字化可以提高生産效率、降低生産成本,促進産業升級,提高産品品質和品牌價值。

數字化金融如線上支付,網上銀行等可以提高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和效率,降低金融服務的成本,擴大金融服務的範圍。

由於數字經濟可以突破時空限制,通過數字經濟合作,各國可以開展數字貿易、數字服務和數字技術創新合作,促進數據共用與合作。全球的數字經濟合作,可以促進全球經濟增長,提高全球經濟活力。數字技術可以為各行各業提供更高效、更智慧、更精準的服務,為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生産能力和生産率,推進數字化治理,提升政府的治理效能。

《見智》:世界網路資訊化進程中,不同國家地區間存在差異,有學者將其稱為“數字鴻溝”,您認為網際網路技術發達的國家,是否有義務彌合國家地區間“數字鴻溝”?據您的觀察,中國在幫助資訊化欠發達國家方面做得怎樣?您還有哪些建議?

許慶琦:由於發達國家的經濟更具韌性,新冠疫情擴大了南北鴻溝, 也同時加深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數字鴻溝。因數字鴻溝對全球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有負面影響,擁有先進數字技術的發達國家,有責任和義務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支援、人才培訓、資金援助等幫助,縮小數字鴻溝;促進數字化技術的公平化,促進全球數字化進程的共用和可持續發展。

中國已經通過“數字絲路”倡議,使發展中國家積極參與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如光纜、衛星等,為資訊化欠發達國家提供高速穩定的網路連接,並向資訊化欠發達國家提供技術援助和人才培訓,幫助他們提升數字技術的應用水準和技術能力。

作為數字經濟大國、數字技術強國的中國,當然也要有大國的擔當,協助縮小數字鴻溝。中國可以在市場運作的原則下,增加對資訊化欠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的投入,幫助他們改善數字技術基礎設施,提升數字技術的應用水準和技術能力。

《見智》:對於許多希望促進經濟增長和努力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國家來説,“數字絲路”為其提供了哪些歷史機遇?

許慶琦:2013年,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目的是通過“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來促進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之間的貿易與投資、金融合作和人文交流,並通過各共建國家政府的政策支援,建設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以帶動經濟發展。

2017年,中國正式提出建設“數字絲路”,以加強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如今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我認為“一帶一路”的“五通”應該加入“數字聯通”,成為“六通”,以突顯“數字絲路”的重要性。

中國是數字經濟大國,全球排名第二;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網路零售市場,線上支付領先全球;中國也是數字技術強國,許多數字技術名列世界前沿。因此,無論是技術、經濟還是在市場方面,中國有足夠的資源和能力協助“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數字化轉型。

“數字絲路”為共建國家提供了一個數字化轉型的機遇。共建國家可以通過借鑒中國的經驗和技術,提升本國基礎設施水準。另外,共建國家可以通過“數字絲路”加強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推動本國科技創新和發展,並可通過中國的電商平臺出口本國産品到中國龐大的網路零售市場,加強“數字絲路”共建國家之間的合作。

【責任編輯:蔣新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