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首頁 | 觀點中國 2025.04.20 星期日

見智丨當前“三農”領域最緊迫的問題是什麼?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在穩定“三農”工作部署總體格局基礎上,將深化農村改革貫穿全篇,總體框架可以概括為“兩個持續、四個著力”。文件特別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那麼,當前“三農”領域最緊迫的問題是什麼?文件如何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鄉村全面振興面臨哪些挑戰?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中國沒必要事事回擊美國,要做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中國沒必要跌入美鷹派政客設計的戰略陷阱之中,中國現在有足夠的能力和實力保持戰略自主性,做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作者:    2023-07-12

香港國安法只是藉口,英國對華政策轉向主要受美國影響

香港國安法只是一個“引子”,是英國對華政策轉向的原因之一,美國的影響比之香港國安法來説,影響力更大,美國對英國的施壓是最直接、有力的因素。

作者:時暢 李曉曼 申罡    2023-07-12

【見智】軍機一週三次抵近中國海岸,美國想幹什麼?

7月17日,“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發佈消息稱,美空軍一架E-8C飛機現身南海上空,一度距廣東海岸只有約134公里。加之之前兩次,週一、三、五該型號美軍飛機已三次在南海上空朝著關東方向飛行。

作者:時暢 李曉曼 申罡    2023-07-12

【見智】吳曉球:改革和開放是連在一起的,開放是最大的改革

改革和開放是連在一起的。開放是最大的改革。我們的實體經濟在我國加入WTO後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但目前我們還有一個重要領域還沒有完全開放,即金融體系。到現在為止,應該説我們只走了一步。

作者:吳曉球    2023-07-12

【見智】除立法外,還需破除部分港人對內地的偏見與不信任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接下來的時間裏,全國人大常委會將依法完成“港版國安法”的立法工作,並確保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落地實施。有了這部立法,“一國兩制”必將準確、全面的行穩致遠。

作者:申罡、時暢    2023-07-12

【見智】疫情下異軍突起的“宅經濟”

疫情發生以來,民眾紛紛居家隔離,減少出行,儘管對線下消費衝擊較大,卻使“數字經濟”異軍突起,催生了大量以網際網路為載體的線上新業態,“宅經濟”魅力大顯。

作者:田子方    2023-07-12

【見智】中國需謹防輸入性金融風險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美國確診病例累計達到14250例,悲觀的預期反饋到股市上,美股本月已經歷4次熔斷,引發全球股市多國熔斷。美股震蕩産生的外溢效應,中國該如何應對?

作者:陳建奇    2023-07-12

【見智】疫情下的中國基建

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基礎設施建設既可以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支撐、帶動作用,更有利於補齊短板和改善民生,增強發展後勁。

作者:金星曄    2023-07-12

【見智】新冠疫情對全球資本市場的影響

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本就呈下行趨勢的全球經濟雪上加霜。加強對國際經濟形勢的研判分析,及時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而言意義重大。

作者:趙宣凱    2023-07-12

【見智】疫情“危中見機”:數字技術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全國各地要在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作者:邱磊菊    2023-07-12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