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軍人物
陳少峰:文化企業如何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
做文化産業的核心就是要體現時代性;同時也要體現傳統,把傳統的精華納入進來;另外我們是正能量,放在什麼情況下,都給人信心和鼓舞。這是我們面向的一個時代基調。
滕泰:供給側改革,下一步怎麼辦?
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就是供給結構老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真正抓住了中國經濟運作的主要矛盾。
韓方明:制裁朝鮮皆為半島和平
朝核問題的複雜性,需要各方協作,需要兼顧各方關切,這一輪制裁的效果還有待觀察,構建半島問題的有效溝通平臺,才能促進持久的半島和平。
樊綱:不應把美元升值解讀為人民幣貶值
美國人想看到的---—特朗普競選時口口聲聲説要給中國貼上“貨幣操縱者”的標簽,他的意思就是要“壓”人民幣升值,換句話説,就是要讓美元對人民幣貶值!
胡鞍鋼:世界包容性發展迎來新契機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道路的成功不僅體現為經濟總量和國民收入的持續增長,也體現為健康、教育等社會指標取得突飛猛進的進展。
蔡昉:智庫要重視對策性研究
只有積極回應現實需求,科學研究才能更紮實、更前沿。我們正在進行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也是如此。
王輝耀: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人才保證
“十三五”期間,我國需要站在全球視野高度,加快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加快建立創新型人才隊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人才保證。
閻學通:區域化遇挫,全球化或走強
全球化是市場經濟的自然趨勢,是跨國公司利用世界各國的經濟和政策的差別,在全球範圍進行資源有效配置的生産佈局,這對各國政府控制本國經濟主權構成衝擊。
劉偉:高校應勇做“一帶一路”弄潮兒
中國人民大學一向高度重視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研究工作,借助人文社會科學的綜合學科優勢,依託體制機制創新,努力推出有分量的‘一帶一路’智庫研究成果和政策主張。
張志洲:切實改變國際話語權“西強我弱”格局
我國國際話語權的不足表現在不同層面、不同領域和不同性質的問題上。因此,提升國際話語權不能只談一般性原則而不講具體對策。
劉貞曄:包容和聯動式發展讓中國經驗惠及全球
中國在發展中形成的“五年計劃”與中長期規劃和戰略目標制定的經驗,以及督查和考核任務完成的硬約束制度等,都給今天的全球發展提供了有益經驗。
胡鞍鋼:大學智庫如何參與重大決策諮詢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跟蹤性、專業性、職業性地研究國家五年計劃和規劃,為黨中央和國務院出謀劃策。
G20杭州峰會,中國發揮領導力就要看這些
今年中國終於要以主席國的身份主辦G20峰會,我認為我們面臨三大挑戰:如何實現世界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如何實現G20的轉型,如何實現全球治理的改革。
王義桅:中國外交為世界提供巨大正能量
通過這次G20峰會,中國要發揮領導力,不僅僅是提供世界經濟的增長,更要提供合理的經濟方案,召集更多的國家,集思廣益,共同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