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軍人物
吳曉靈:高杠桿下增加銀行信貸是飲鴆止渴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理事長兼院長吳曉靈在5月23日舉行的“2015清華五道口金融論壇”中表示,中國金融業目前杠桿已經很高,在這種背景下再增加信貸無異於飲鴆止渴。中國應當通過要素價格的市場化,建立將資金引向實體經濟的制度安排與運作機制。吳曉靈稱,從1949年到2008年,中國銀行系統一共投出30萬億信貸,但從2009到2014年,銀行系統投出的信貸是50萬億。
賈康:如何解讀地方債置換計劃
最近一段時間,所謂“中國版QE”成了境外一些人熱議的話題。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將地方政府債務置換計劃當作“中國版QE”,認為是寬鬆貨幣政策的體現,是一種誤解。從我國實際情況看,地方政府債務置換的過程,並不增加年度的赤字規模,也無涉所謂通過中央銀行定向購買債券的“量化寬鬆政策”。記者:最近“中國版QE”的話題熱度明顯提升,是否和正在推進的地方債置換有關?
李偉:釋放新活力 培育新動力
隨著“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區域戰略的推進,將擴大中西部地區的發展空間,形成若干具有戰略性意義的新增長極。後發優勢與改革紅利、開放紅利、創新紅利的結合將推動中國破解難題,跨越陷阱,邁入高收入門檻。
韓方明:中共高規格統戰會議為何談“三類人”?
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是中國執政黨和政府長期以來始終堅持的一項長期方針,也是新形勢下做好統戰工作,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指導原則。做好三大領域優秀群體的工作,充分發揮“三類人”的戰略價值和意義,有助於形成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長效軟實力,也有助於中國跨越諸如“中等收入陷阱”等一系列轉型期陣痛。
趙可金:“一帶一路”資金融通重在系統化
以人民幣國家化為核心的“一帶一路”資金融通不能急於一時,要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與貿易投資國際化不同,只要改革一小步,就會産生幾何倍加的影響,要推進國際化中注意防範風險,其方向應該是推動人民幣實現自由結算、區域內的貨幣整合以及建立區域內固定匯率體系,進而為“一帶一路”提供強大的融資支援。
陳懋修:中國對拉美和非洲不應“一視同仁”
與中國發展商貿關係的同時,非洲和拉美國家也在思考,怎樣合作才能確保本國和本地區的共同利益,在這方面它們都面臨著嚴峻挑戰。如果合作成功,它們同中國進行這種多邊的制度性對話將有助於與中國建立更良好的關係。但目前來説,中國顯然處於主導地位。之所以這麼説,因為就需求來説,拉丁美洲的企業和公司對中國的依賴性非常強
王輝耀:去除人才壁壘 積累全球人脈
中國為什麼不可以在海外設立文化處、商務處、科技處、教育處,為什麼不可以有人才處?其他國家,使館的移民處是非常重要的。你看北京各個國家的大使館,美國使館最忙的就移民處。中國也應該設立一個人才處、移民處,專門吸收人才的“處”。
李稻葵:炒股最忌三個錯
從3月底持續到4月的這波行情創下中國股市沉寂7年多後的新高,似乎一個新的全民炒股時代又來了。大量新涌入的小股民,甚至廣場舞大媽,沒有相應的知識儲備、技能訓練,入市後整天患得患失、戰戰兢兢,經常犯一些基本錯誤。他們不同於基金經理,後者以投資為生,因為管的不是自己的錢,能夠以更客觀冷靜的眼光來對待交易。但我相信在當下市場氛圍,如果能把一些基本錯誤解決,小散也能夠掙大錢。
王文智庫專欄之十七:智庫學者應善於講“一帶一路故事”
長期以來,中國花了大量精力做對外傳播,一定程度上收到了積極的效果。但相比于美國的對外傳播,中國外宣工作最大的不足就在於,沒有充分發揮智庫的作用,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一整套能夠説服國外、並廣被接受的中國敘事。學者往往被視為社會公器,用最好的表達方式、最忠誠的愛國之情、最開放的國際視角,中國智庫學者一定能夠為國家對外傳播事業做出越來越多的貢獻,發揮必不可少的促進作用。
衛興華:2014年國際經濟熱點問題研究動態
一、中國崛起背景下的國際經濟新形勢與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問題隨著中國GDP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中國在國際經濟中的參與度也在不斷提升,世界經濟格局隨著中國的崛起發生了新的變化。學界圍繞中國崛起背景下的國際經濟新形勢,以及在此背景下中國的發展戰略和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相關問題展開了深入研究。
如何落實頂層設計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而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景、目標及其限制都已相當明確,因此頂層設計以及之後的頂層推動和實施尤為重要。書中對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的頂層設計、頂層推動進行了比較全面而深刻的闡述,一方面彌補了官方文件及其解釋讀本的很多不足,另一方面能夠使人們對於中國當今這個時代、對於全面深化改革有更加清晰系統的認識,從而有助於最大限度地凝聚社會共識、形成改革合力。
外交部劉勁松:“一帶一路”將給工商界帶來八大機遇
本文刊于5月19日大公網。編者按:“一帶一路”會給中外工商屆帶來哪些增長機遇?5月18日,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副司長劉勁松在福州召開的亞洲合作對話——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論壇暨亞洲工商大會上進行了詳解。
吳敬璉:應將土地經營權還給農民
“2015第四屆中國國際農商高峰論壇”于5月17日在北京舉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寶鋼經濟學教授吳敬璉在演講時表示,土地的“三權分置”可以解決土地流轉問題,建議將土地權利還給農民,但其強調此權利應是土地經營權而非所有權。對於土地流傳問題,吳敬璉明確建議要儘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
隆國強:智庫建設,抓住制度創新這個“牛鼻子”
從改革開放之初成立至今,它在為國家發展提供高品質政策建議、為黨和政府決策提供堅強智力支撐的同時,也在努力建設屬於自己的智庫文化。對於中國智庫的發展之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黨組成員隆國強有著長期實踐與深入思考。中辦、國辦聯合印發《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意義何在?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應該具備哪些基本要素?體制機制創新為何刻不容緩?隆國強就此進行了解讀。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