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智庫中國 > 2016智庫中國 > 領軍人物

蔡昉:智庫要重視對策性研究

來源: 光明智庫 | 作者: 蔡昉 | 時間: 2016-10-19 | 責編: 毅鷗

蔡昉,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副院長,光明日報智庫研究與發佈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此文章為蔡昉在“光明日報智庫研究與發佈中心學術委員會成立儀式暨2015中國智庫年度發展報告、中國智庫索引系統發佈會”上的講話。

伴隨著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一聲號響,大量智庫如雨後春筍一樣涌現出來。我所在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現在也建立了16家專業智庫,院裏也有相應的配套支援。

建立一家智庫看似容易,但出好的成果卻不太容易。一個重要問題是:智庫如何組織實施、如何運營,進而産生真正對國家有益、為人民造福的政策建言。還有,社會應如何評價智庫,我想這也是我們今天成立光明日報智庫研究與發佈中心學術委員會的目的之一。

如何評價智庫成果?甄別很重要。我國智庫剛剛起步,要允許它們積極探索,鼓勵百家爭鳴,同時也要警惕所謂的空殼智庫,不能讓這些“偽智庫”及其成果鑽了空子。要積極引導社會公眾,不能因為某位所謂專家在網上東拉西扯産生一些觀點,就冠之以某某方面的智庫專家之名。這項任務理應由我們的光明日報智庫研究與發佈中心來辨別。學術研究、基礎研究,允許試錯,可以在試錯中不斷進步。但是,為黨和政府提供決策建議的智庫研究在某種程度上承受不起這種失敗。

舉一個例子,中國經濟現在進入了新常態,要看到新常態的主要特點是經濟增長速度下行,主要是因為供給側因素造成的。因此,中央部署的對策就是實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們來回顧一下30年前的日本,同我們一樣曾經歷過二元經濟的發展,享受過人口紅利,到了上世紀80年代以後人口紅利消失,供給側出現了問題,勞動力不足,回報率下降,生産效率也放慢。當時從日本政府到學術界再到智庫,幾乎異口同聲地認為日本經濟政策的問題出在需求側,結果就産生了大規模的資産泡沫,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的經濟泡沫終於被刺破,為此付出了很大代價。

上面的例子説明,智庫的眼睛裏是不能揉沙子的,不能魚龍混雜,要建立科學的機制披沙揀金,把真正對國家有益、為人民造福的政策建言甄別出來。

當前,部分研究者尚未充分認識到智庫研究與基礎研究的區別,仍將自身定位停留在搞純學問、搞基礎研究上,不習慣甚至看不起智庫的對策性研究取向。

以科技史為例,天下沒有不與現實發生聯繫的“純科學”。自20世紀到現在,科技發展的高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它刺激了軍事科學發展。二戰一結束,美國有些科學家就想“轉型”,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好奇心去探索所謂的“課題”。今天再回顧這段科技發展史,就會發現:所謂的純科學的春天其實並不存在。實際上,當時幾乎所有重大科技進步,比如新材料、航太航空技術,都是美國軍事工業推動的,因為它提出了真實的需求,正是這些真實的需求推動了基礎科學研究的不斷進步。

社會科學的情況大體也是這樣。社會科學的大部分領域只有在為現實服務中才能提出真正的學科發展方向。換句話説,只有積極回應現實需求,科學研究才能更紮實、更前沿。我們正在進行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也是如此,一定要結合國家和社會需求開展對策性研究。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