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過緊日子”讓人民過好日子 數據解讀預算報告

文章來源:法制日報 發佈時間:2020-05-24 07:15:19 責任編輯:李高思
作者:萬靜 來源:法制日報 2020-05-24 07:15:19

“政府過緊日子”讓人民過好日子

數據解讀預算報告

□ 本報記者 萬靜

5月22日,國務院關於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以下簡稱預算報告)對外披露,2020年我國財政預算政策的基調是:通過讓“政府過緊日子”,來達到讓人民過好日子的目標。

優化調整支出結構,“中央本級支出下降0.2%,繼續壓減三公經費,嚴控會議差旅經費”,同時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預計全年為市場主體新增減負將超過2.5萬億元”“安排就業補助資金539億元”等等一系列“真金白銀”的財政政策,讓我們看到政府支援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保民生促發展的決心。

壓縮非剛性支出

嚴禁新建政府性樓堂館所

當前,受全球疫情衝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産業鏈供應鏈迴圈受阻,國際貿易投資萎縮,國內消費、投資、出口下滑,就業壓力顯著加大,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困難凸顯,財政收支矛盾加劇,財政運作壓力增加。我國經濟面臨的環境及形勢不容樂觀。

為此,“堅決落實政府真正過緊日子要求,增收節支,厲行節約”成為預算報告首先強調的原則。

根據預算報告,2020年我國基本民生支出要只增不減,重點領域支出要切實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堅決壓減,嚴禁新建政府性樓堂館所,嚴禁鋪張浪費。中央政府部門帶頭過緊日子,中央本級支出下降0.2%,其中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地方財政也要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繼續壓減“三公”經費,嚴控會議差旅、諮詢培訓、論壇展會等經費。各類結余、沉澱資金要應收盡收,重新安排。財政資金要大力提質增效,務必精打細算,把錢用在刀刃上。

全國人大代表、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政府過緊日子是長期方針政策,不是短期的應對措施。今年中央本級壓減了非急需、非剛性的支出超50%,但對工資等剛性支出是給予保障的,機關正常運轉是有保證的。鋪張浪費的錢決不該花,沒有績效的錢也決不該花,花了就要依法依規問責。

努力穩企業擴投資

新增減稅降費將超過2.5萬億元

根據預算報告,2020年的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有為。這表現在,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重點減輕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困難行業企業稅費負擔。之前出臺的6月前到期的主要減稅降費政策,執行期限延長到今年底,預計全年為市場主體新增減負將超過2.5萬億元。同時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000億元,比上年增加224億元。支援電商、快遞進農村、加快城市公共交通等領域汽車電動化。

“報告中,所有惠民助企政策的推出,一系列擴內需強市場舉措的提出,對廣大企業來説,無疑是重大利好,極大地激發了企業家們幹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全國人大代表張近東在看了今年的預算報告後高興地説。

張近東認為,內需正逐漸成為經濟穩健增長的壓艙石,作為企業,要重點從兩個方面突破。一方面,創新供給激活需求,不斷豐富升級各類服務産品;另一方面,企業也要降本增效放大需求,充分嫁接各類新技術、新應用,推動數字服務、金融服務與産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來提升經營效率、開展特色行銷、提高産品品質、降低産品價格。

全國人大代表朱列玉認為,中國特色的宏觀政策體系,能夠將短期波動與中長期增長合理佈局起來,而且政策協調能力很強,財政、貨幣、産業、區域、投資、消費、價格政策協調配合,能夠有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預算報告中恰恰體現出這樣一種積極財政政策的態度。在此鼓舞下,他今年向大會提交了關於規劃建設珠江經濟帶進一步發揮粵港澳大灣區龍頭帶頭作用的建議,提出充分利用珠江優勢地理位置,帶動我國中南、西南地區經濟發展,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

堅定保民生促就業

安排就業補助資金539億元

記者注意到,預算報告在加大“六穩”工作力度的同時,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産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六保”可以看作是通過“六穩”工作要重點完成的任務,要達到的最終成效。

根據預算報告,把保居民就業作為重中之重,中央財政安排就業補助資金539億元,突出支援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人群就業工作。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比例提高到4%,居民醫保每人平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安排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1484億元。

安排這一系列富有溫度的保障基本民生發展的預算資金,我們的財政政策如何應對呢?根據預算報告,將多渠道籌集資金,將財政赤字率從2.8%提高到3.6%,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以上。同時發行抗疫特別國債1萬億元,努力彌補財政收支缺口。

對此張近東認為:“這是實事求是的、量入為出的積極財政政策,充分凸顯了跑好決勝全面小康‘最後一公里’,緩解地方財政困難的務實態度。”

北京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教授認為,今年預算報告提出新增加的財政赤字和抗疫特別國債全部安排給地方,這裡面就牽扯到財政資金轉移支付的問題。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目的是使貧困地區能夠達到全國性基本公共服務水準,即全國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均等化,因此它是促進各區域公共服務水準的均等化、平衡各區域財政能力的有效手段。在這裡要特別注意防範轉移支付資金不到位和使用浪費的現象。在多層級政府的條件下,要全力保障中央轉移支付資金“好鋼用在刀刃上”,防止“滲漏”。

兩會要聞

圖片新聞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

要聞

現場

聚焦

聲音

全媒體

多語種